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9: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7:55
明代建筑中,琉璃作为一种低熔点玻璃质的半透明材料,常被用作陶瓷釉料,赋予建筑物独特的装饰效果。在建筑业中,琉璃砖被用于陶土砖表面,琉璃瓦则覆盖在陶瓦表面,为建筑增添了防水和美观的功能。在明代,琉璃制作技艺得到了显著提升,产量也随之增加,这从南京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已毁)中可见一斑,它曾是那个时代罕见的艺术瑰宝。
尽管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已不复存在,但山西洪洞广胜上寺的飞虹塔却保存完好,它是明代后期的杰出代表。这座塔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为八角十三层的琉璃砖塔,高47.6米。塔的底层设有木质回廊和歇山十字脊抱厦,内部构造包括塔心室和螺旋梯道,设计巧妙但部分存在安全隐患。从二层开始,门楣、佛龛、柱额、檐部、斗栱以及屋檐都镶嵌着黄绿蓝三色的琉璃面砖,色彩鲜艳,釉面光亮,展现了明代制琉璃工艺的精湛技艺。
塔的外观随着层数的升高而逐渐内收,整体造型庄重典雅。琉璃砖的雕塑精细生动,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明代工匠的匠心独运。飞虹塔作为现存琉璃塔中的珍品,充分体现了明代时期制琉璃工艺的高超水平,是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见证。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明初的建筑风格,与宋代、元代相近,古朴雄浑,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