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6:15
一度唱衰公立医院之声风行,颠覆公立医院,也一度出现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对决的判断。但现在看在也许最明智的选择是与公立医院和平相处,并且围绕着公立医院进行产业布局,而不是挖公立医院的墙角,也就是抱着公立医院的大腿挣钱。
这是我在本文里要具体阐述的方向。本文是医疗中间商系列的第四篇文章,也是2018年健康智汇推送的第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谨慎的聊聊医疗服务领域未来的走势。
我们都知道医疗是个政策导向很强的行业。比如2017年,政府在新药研发领域的鼓励政策迅速催生了生物医药的大风口。而且目前看来,这个风在2018年将更加强劲。
但问题马上来了,自2008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政府持续鼓励社会办医,收效却非常有限。准确的说,社会办医遍地开花,但步履蹒跚,硕果稀少。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社会办医只见风吹,不见猪飞?
或者换一个问法,社会办医的真正机会究竟在哪儿?我想首先需要弄清一件事,政府在社会办医里的真实想法,或者说底线究竟是什么?
1、政府在社会办医里的底线是什么
前两天关于基本卫生法的讨论又闹出些动静,因为草案禁止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媒体添油加醋下,这条消息迅速发酵,以至于又有不少声音认为社会办医“风向大变”。
但另一边,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层出不穷,比如2017年的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
政府一会儿鼓励,一会儿禁止,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政府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吗?是营利、非营利的问题吗?我觉得这些是比较片面的说辞。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搞清楚,政府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或者说,政府在社会办医这件事上的底线是什么?四个字儿:公立医院。
具体的说就是,政府不允许社会力量染指其对公立医院的控制权,也不允许社会力量改变公立医院作为医生诊疗行为发生的基础地位。政府一直强调要履行对公立医院的办医责任,意思就是,“这我的地盘,我做主,我负责。”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政府为什么叫停互联网医院。仅仅是因为质量安全吗?不全是,更重要的是因为互联网医院的存在实际上突破了公立医院作为医生诊疗行为的基础地位。政府不能忍受这种“失控”的情况发生。
总结下来,对政府而言,社会力量办医的含义就是,只要不碰公立医院,不干扰政府基于公立医院对诊疗行为的掌控,其他的你们随便折腾。这其实也就是政府的底线。
2、社会办医的“医”是什么?
那社会力量办医,可以折腾什么?办医是办什么?办医院吗?这当然是一个重要选择。
我刚看了一下国家卫计委12月29日发的数据,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接近1.8万家,相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近2000家。什么概念?民营医院在以每天5-6家的速度暴增。
由此可以看到,大伙儿办医的热情还是相当高的。但医院毕竟重资产、长周期、高风险,这样的门槛不是一般人可以玩儿得起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儿得转的。
那社会办医不办医院办什么?我的想法,办非医院的医疗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医疗中间商”。
比如从2017年已经开始吹风的检验、病理、影像、康复、护理等独立第三方医疗机构;再比如我前面文章提到的医疗知识服务商,这个我认为是有可能实现快速成长的;甚至再比如独立的药品服务中心,帮助药品配送以及调配稀缺药品、肿瘤药品等。
医疗中间商最终的目标就是只把最终的诊疗判断和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过程留给医生,其他环节全部在病人进入医院之前完成。
具体的说,医疗中间商其实有两个服务核心。一个是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公立医院。我觉得社会资本应该重新定位一下,从以前依靠挖公立医院墙角赚钱,转变成围绕公立医院做产业布局来赚钱。另外一个核心很好理解了,就是用户。
接下来我说说,我不认为自己在扯淡的理由。
3、医疗中间商凭什么崛起
最终的医疗服务体系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个很难判断。我只是从个人角度提出,医疗中间商会是个大概率的事件。不过关于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倒确实是可以聊聊。
首先,支付的问题。因为很多研究都指出预防比治病更省钱,所以一直有不少观点认为医保应该把更多的资金用在健康管理上。而未来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资金调整支出结构。
在看来这种结构调整没有实现的可能,也没有调整的必要,两个层面的理由:一个是就算真的可以看掉所有不合理的医疗支出,让医保自己去支付健康管理也是不可能的,不要忘了,还有那么多疾病人群医保没有解决呢;
再一个是医疗保险的基本责任应该是治病,这也是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这应该是每个个人应该履行的责任,这是应该自己付费的内容。
再稍微延伸一点,我觉得商业健康险应该覆盖的是医疗中间商的市场,是用户进入医院前的市场。这个市场是应该有用户自己买单的部分,也是商业健康险的主战场。至于公立医院,商业险应该永远只是边缘的配角。
第二,医院的问题。过去这一年,应该是公立医院有关精细化管理探讨最多的一年。因为粗放式扩张已经不挣钱了,而且几乎所有原来挣钱的项目都开始变成医院的成本项目。
那么对于公立医院来讲理性的选择会是什么,专注于提供医疗服务,服务将是公立医院的核心业务。这要求公立医院一方面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更多的诊疗量、更短的住院日;另一方面提高医疗服务的服务价值,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就医体验。
所以对医院来讲最理想的情况是什么?每一个走进医院的患者,都有清晰的检查检验资料,过往病历数据,来了就能诊断治疗;每一个度过危险期的患者,都应该马上离开医院进入康复机构,快速把病床留给下一个患者。
有人觉得服务的价值比不上药品、耗材、检查。但你看我们这个社会高收益的行业是什么?律师、咨询、投资、金融,换句话说,是所有依附于人的智慧的行业。人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东西不值钱。
确立人的核心地位,我认为这会是公立医院的一个变化趋势。
第三,需求的问题。以前大家都觉得治病是刚性需求,病越重、需求越刚性。这也是为什么肿瘤这么受市场追捧。治病是刚性需求没问题,但那只能由医院满足,况且治病也不是医疗领域的唯一刚性需求。
什么是刚性需求?我觉得一个判断是,越接近人性的内核越刚性。衣食住行,美丽、社交、娱乐等。在医疗领域呢?治病是刚性需求,因为生死特别接近人性。从人性出发再往前推一步是什么?怕生病。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对吧。赚钱防病,这是两大人性。所以,在我看来,怕生病和怕死一样,都是刚需。瞄准人性中“怕生病”的刚需,医疗中间商最主要的定位就应该是帮用户防病。
第四,结构的问题。这个所谓的结构是健康产业的结构。以前我们聊这个,大都是公立医院、非营利医院、营利医院的比例,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了。我觉得这个结构问题应该是这样:
一个结构是医与非医的问题,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是医疗机构的主力,解决怕死的问题;而社会力量办的医疗机构则是非疾病类医疗机构的主力,解决怕生病的问题;一个结构是医保和自费的问题,医保应该覆盖的只有治病的部分,而防病、健康管理应该是个人应该承担责任的部分。
这是我想象当中的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结构。目前看来,诊所除了走输液吊瓶的老路之外,基本没有商业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