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8:10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1926年,苏联物理学家雅科夫·弗仑克尔提出了一个模型,设想在材料塑性切变时,两个相邻间距最大的晶面(最密排晶面)会整体同步滑移,这对应于切变面两侧。根据这一理论计算,理论临界剪切应力τm与剪切模量G相关,金属如钢的G值通常在10000MPa至100000MPa之间,预测的切变强度应为1000MPa至10000MPa。然而,实验显示金属的屈服强度仅为0.5至10MPa,这与理论预测相差巨大,形成了显著的矛盾。
1934年,三位科学家,埃贡·欧罗万、迈克尔·波拉尼和G.I.泰勒,共同提出了位错机制理论,解释了这个矛盾。他们指出,晶体的塑性变形并非整体滑移,而是通过位错的局部运动来实现。位错运动使得晶面间的滑移通过位错线的移动完成,这比整体滑移所需的原子断裂要少,因此所需的外加剪应力显著降低。
当材料在低温(低于0.3 Tm,Tm为熔点)的冷加工过程中,位错密度会增加,因为位错的生成和增殖机制被激活。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和不同滑移系的参与,位错间相互交错,导致材料变得更难变形,即所谓的加工硬化或应变硬化。在塑性形变初期,材料中常见缠结的位错,它们之间的边界不清晰。经过动态回复过程后,这些缠结区会分解为独立的胞状结构,彼此间有小角度的晶体学取向差。
位错积累和相互阻挡导致的应变硬化可以通过热处理,如退火,来消除。在退火过程中,金属内部的回复和再结晶等过程可以缓解内应力,甚至恢复材料原有的性能。
位错又可称为差排(英语:dislocation),在材料科学中,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从几何角度看,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可视为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分界线,其存在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位错”这一概念最早由意大利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维托·伏尔特拉(Vito Volterra)于1905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