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渎港社区在20__年的宣传工作中,共在各类报刊、电视、广播中,发表了130余篇报道,涵盖了社区的党建、教育、文体、慈善救助、文明创建等各个方面。其中市级报道70余篇;街道级报道50余篇;区级报道5篇,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同时通过媒体,把伯渎港社区的好人、好事、好风尚推向社会,扩大了伯渎港社区的影响力,也提升了伯渎港社区的形象。总结一年来在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 紧跟“热点”,创出新意。
20__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八、九月份的时候,无锡各个媒体上都是群众唱“红歌会”的报道,怎样既紧跟“热点”,又创出新意,这个问题摆到了大家面前。经街道领导一起讨论,决定由伯渎港、大窑路、清名桥、塘泾四个社区联合起来,利用靠近古运河、清名桥的优势,集四个社区的人力、物力,在古运河两岸用对歌的形式,演绎“红歌会”。这一新颖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媒体到现场采访,无锡的报纸、电视台、广播都以头版或较大的篇幅进行了报道,新华日报和网站也登载了新闻。活动受到居民群众的欢迎,通过唱红歌,抒发大家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暑、寒假期间是青少年活动的报道“热点”。我们抓住机会,在组织青少年活动的同时,请报纸和电视台的记者来进行采访。像“娃娃学交规”、“【戏码头】上的快乐暑假”、“观看日全食”、“环卫工亲子联谊”等活动都上无锡日报、江南晚报和教育电视台等。让孩子们也当了一回明星,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好评。
(二)抓住“亮点”,及时报道。
“亮点” 顾名思义,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东西,即使之前进,催人奋发的事情。针对社区中出现的“亮点”,我们抓住时机,及时报道。像社区里两个90岁的阿婆一个“拾金不昧赢赞叹”;一个“打扫小巷当健身”,都是我们主动联系无锡日报的记者,到社区采访后写的报道。见报后,还有读者找到社居委要见见这两位老太太。我们还向报社记者推荐了一位25来悉心照顾残疾弟妹的好姐姐及一位帮修宗谱助台胞认祖的老先生的事迹。这一篇篇文章,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社区内讲文明、讲道德、助人为乐之风正在蔓延。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针对社区沿河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往河里扔垃圾的陋习,也得到了改正,无锡日报在头版进行了“沿河而居不扔垃圾”的正面报道。我们还联系党报记者对伯渎港社区380多位党员争当“浜长”事件进行了采访,报纸连续两次做了跟踪报道。
在最近的为新疆阿合奇援建募捐活动中,我们和社区内的南长区民工子弟学校【清和学校】一起,抓住“新市民子女献爱心募捐”这一亮点,请无锡日报、无锡商报、江南晚报和无锡广播电台记者来进行采访,做到办一次活动,登4篇报道,增加了报道量的同时,也扩大了影响。
伯渎港社区还利用社区宣传橱窗、黑板报、横幅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提倡爱祖国、树新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讲科学,共书写了100余条(幅);发放各种环保材料、倡议书、法律常识500余份。全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宣传为工作服务,宣传促进工作。我们积极努力地做好社区的宣传报道工作,用文明健康向上的风气占领社区的文化阵地,在广大居民中大力弘扬正气,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我们的社区文化宣传工作向更高的阶段推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