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概括的层级与语言的恰适

2020-04-13 来源:布克知识网
拳 I I, 教学大参考·语言万象 概括的层级与语言的恰适 画覃永恒 一般把概括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 理学根 据概括性的不同水平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 所谓 初级概括是指在感知觉或表象水平上的概括.表现为 根据感性的具体经验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或联系.总 结出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而高级概括.则是指在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基础上进行的概括 ” 但在实际运用中,概括有更多具体的层级。概括和具体 是相对而言的。下面是邵志芳《思维心理学》中的阐 述—— 原理有不同的普遍性水平 下面四个原理一个比 一个更具有普遍性: (1)日尔曼移民在同化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敌 视。 (2)移民们在同化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敌视。 (3)移民们在任何国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敌 视。 (4)-. ̄-fJ3对他们不了解的事物总是怀有恐惧感。 这是四个具体的概括层级。“一个比一个更具有普 遍性”.也就是一个比一个抽象化的程度愈高.一个比 一个更抽象、更概括 为什么概括可以具体为很多层级?因为概括的思 维过程包括“分解、分类(归类)、比较、抽象、综合”并伴 有归纳和演绎,而这个过程中的“分类(归类)、抽象、综 合”是具有很多层级的,所以概括也具有很多层级 概念的概括就是利用属种概念之间的逆变关系.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使一个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 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在“脊椎动物” 这一概念的内涵中.减少“脊椎”这一属性.就使“脊椎 动物”变为“动物”这一概念。实际上采用的是分类、归 类法。由种到属,由小类到大类,存在诸多层级.如把 猪、牛归类为“脊椎动物”,进一步归类为“动物”.再进 一步归类为“生物”。对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可以连续 进行多次概括,因此,概念也就分为很多层级 抽象化是分层级的,形象化也是分层级的 形象与 抽象是相对而言的 “什么是形象?从正面来讲是比较难的.反过来讲 58  :就比较好讲了,形象就是不抽象,不抽象就是比较具 体。什么叫具体?具体就是有感觉。比如天气很热.这个 不具体,你没有感觉。如果说我满头大汗.你就有感觉 了。这是不是形象呢?这还不太像形象。为什么?这个形 象太一般了,这个感觉太一般了;要有形象的感觉.这 个感觉要更具体,更有特点。比如,汗流得从下巴慢慢 滴下来,如果是男孩子流汗,他就用衬衫拉起来擦擦. 不管衬衫有多脏.这就有点特点了:如果是女孩子流 汗,她不是满头大汗,她就是鼻尖上冒汗,她擦汗就不 用衬衫很豪迈地擦.而是用小手帕在上面扇………‘比 如天气很热,这个不具体.你没有感觉”.是指“天气很 热”这句话难以调动起读者“很热”的感觉、体验。看一 看孙绍振这段话中形象的层级: l 艮热 2.满头大汗 3.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 4.男孩子流汗.他就用衬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 有多脏 “天气很热”,可以引起动植物及环境的反映 而在 形象化的过程中选取了“人”的反应.“人”的反应中又 选取了“流汗”的反应.流汗的反应中又选取了“满头大 汗”的现象 又把“满头大汗”的反应进一步具体化为头 上的部位“下巴”的反应.“大汗”具体化为“从下巴慢慢 滴下来”。在所有的人中.更进一一步选取男孩了·“用衬衫 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具有特,怔的擦汗动作来 表现“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表现“满头大汗”.表 现“很热” 1到4的反映.有一种因果关系.也有从属关系 因为“很热”,所以“满头大汗”.因为“满头大汗”.才会 有“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的现象.有“男孩子用衬 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的现象 “男孩子用衬 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相对上一层级的“很 热”、“满头大汗”、“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是具体 的,但又具有概括性.概括了一类人——很热的时候的 男孩这类人擦汗的特点 也就是说“男孩子用衬衫拉起 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还可以进一步形象化、具体 化,如“男孩子”指哪一个具体的男孩子?哪个年龄段? -j[;个国家的男孩子?城市、乡村的男孩子?还是草原、渔 村的男孩子?哪个年代的男孩子‘?等等。“衬衫”又有很 多种具体的形式 “拉起来擦擦”这个动作因个性不同 又会有不同的更具体的表现 “衬衫有多脏 庄”到什 么程度?又有很多具体的情况。 “莎士比亚的诗句‘secret black and midnight hag8’(隐秘的、黑色的、深夜的女巫们)在一定意义上 既定了所说到的女巫的类型.从而使所说者更为确定. 但是因为这三个形容词都富有暗示性.可以唤起不同 读者的不同反应.所以文本在试图使自己更加确定之 时也使自己变得更不确定了 ”具体概念本身是具有一 般、特殊、个别三个环节,能够确定的是一般本质。不能 确定的是“特殊、个别”环节。“隐秘的、黑色的、深夜的 女巫们”“暗示”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隐 秘的、黑色的、深夜的女巫们”:不同时间、地点、国别的 女巫,而女巫们的形神各异;“隐秘”有很多种方式;“深 夜”有很多种情形——大海上的、深山里的、宅子里的、 小路上的、洞穴中的……此种现象是因为概括与具体 之间、形象与抽象之间具有层级而导致的。“隐秘的、黑 色的、深夜的女巫们”既是概括的,也是具体的:既是形 象的.也是抽象的。 综合,也是分层级的.这不仅因为综合的过程是由 部分到整体的过程。部分到整体就是具有层级的.而且 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探 求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之间相互联 系的方式,即结构的机理与功能.由此而形成一种新的 整体性的认识。综合包含有分析、分类(归类)、比较、抽 象、概括。 对同一事实所作的概括.可以有高低不同的层次 概括的层级越高.就越具有理论色彩.但是也越容易概 括不当。 布鲁纳与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证明了概括、抽象 是具有层级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知识具有一种层次的结构.它可以通过一个所发展的 编码体系或结构体系表现出来.而学生学习就是为掌 握知识的这种结构。编码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层 次性,即按照具体性程度的高低分层排列 处于系统最 顶端的类别最为一般,概括性最强。奥苏伯尔在解释意 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时提出了同化理论 指出认知结构 中组织知识的方式:包摄性最广的概念在结构中占据 最高层次,下面依包括程度下降而逐渐递减。 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观点如下: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 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时.对于教学内容 的组织可以采用“逐级归纳”策略。所谓逐级归纳是指, 应先讲授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然后 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增的次序逐级将教学内容 一步步归纳,每归纳一步.包容性和抽象程度即提高一 教学大参考·语言万象 II lI攀 级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固着点设计是指从学科内 容中选出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学习任务 作为“初始固着点” 一系列归纳等级的设计要求对选 出的初始固着点不断进行归纳。第一级归纳是指利用 初始固着点(先行组织者)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 象性方面都要比自身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这种以 下位概念去同化、吸收上位概念的过程就称为“归 纳”),然后再以第一级归纳得到的新知识作为新的固 着点(称为“一级固着点”)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 象性方面又比它要更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从而完 成第二级归纳并得到“二级固着点”……如此一步步归 纳下去.直至新知识的包容性与抽象性达到教学目标 的要求为止 第二级的归纳除了是对第一级归纳的结 果作进一步的归纳(而不是对初始固着点即先行组织 者归纳)以外.其它过程与第一级相同。其它各级之间 的关系与此类似 由此可见.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实际上就是运用 概括的层级,以实现概括的层级间的转换来获得理解、 进行学习.并且概括的不同层级之间转换的思维方式 是一致的 由下一层级到上一层级的转换的过程即概 括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解、分类(归类)、比 较、抽象、综合”并伴有归纳和演绎。 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是在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中运 用概括的层级.语文教学中则是在阅读、写作以及听说 活动中运用概括的层级 正因为概括是分层级的.那么我们在设置题目和 课堂提问时要么要明确所要达到的概括的层级.要么 要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不同层级的答案 下面是2011年高考湖北卷第19题: 19.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 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 (5分)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 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 民式的幽默 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 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 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连读成为“水”.于 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 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 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 他抨击时 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 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 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 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 59蚕 譬I{Il 教学大参考·语言万象 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参考答案: 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 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 的风趣语言出之。 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 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 更加丰满。 是否概括为“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就可以了? 题目没有明确概括的层级.答题和阅卷都不太好操作。 因为概括是分层级的,抽象化也具有层级.因此。 概括和具体、抽象和形象大多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只能 说“更概括”或“更具体”.“比……更抽象”或“比……更 形象”,这样才能让人很好地理解.才具有可操作性。思 维是分层级的,因此,语言形式在概括与具体、抽象与 形象之间也是分层级的。可用“更概括的语言”、“更具 体的语言”、“更抽象的语言”、“更形象的语言”来明确。 如“用更概括的语言来表达”、“用更具体的语言表达”等。 在概括化和具体化、形象化和抽象化的诸多层级 中,到底运用哪一层级的表达?到底概括到哪一层级, 具体到哪一层级,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不是越概 括越好、越具体越好。或者越形象越好、越抽象越好。 “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概念是分逻辑层次的…… 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基本水平:这个水平的概念(或分 类)既足以让个体作出恰当的反应.又不占用过多的认 知资源——这就是‘认知经济学’ 基本水平概念在实 际操作上可以这样描述:如果在基本水平概念的上位 概念的层次进行分类.就觉得太笼统.甚至找不出很典 型的例子:如果在基本水平概念的下位概念的层次进 行分类.又觉得这样的细致分类并没有给出更多有用 的信息。”概括到底到哪个层级.这要根据实际需要.既 要做到表达清楚又要做到经济合算 例如“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既是概括的.又是具 体的。但作者却不能再概括为“藤树鸦,桥水家,道风 马”.因为这样就不能为写天涯游子之悲渲染悲凉的气 氛。但如果再具体化为如“枯竹藤老柳树昏黑鸦”则没 有必要.因为“枯藤老树昏鸦”已经达到了渲染气氛、情 景交融的目的.再具体反而会破坏读者的想象空间 毛 泽东写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 题目还可不可以再概括呢79以.可以概括为“解放军 渡长江”,为什么不以此为标题?是不是越概括就越好? 这是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而且符合新闻标题的字数 要求。“人民”表现了战争是“人民”解放战争,战争是正 60 义的。“百万大军”突出解放军的人数、锐不可当的气 势。“横”字突出渡江的英勇、豪迈,排山倒海的气势。 理解语言是基于概括的层级间的转换.而语言的 恰适则有赖于对概括的层级的恰当选择。 [作者通联: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心疼”与“心痛” 画郑舫 疼”与‘‘J 痛”是一组同义词.共用语素 ”。心 有许多义项.本文试从“疼”和“痛”在与“心”结合时的 语义倾向来辨析这组同义词 ‘‘. ”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三个义项:①人和高 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②思想的器官和 思想,感情等;③中心。而“心疼”与“心痛”的区别就在 于组合后“心”的语义倾向。我们看几个例子: (1)降息又征税,百姓心疼政府累。(《经济月报》 1999/12) (2)老太太最心疼小孙子。 (3)花瓶打碎了,妈妈心疼极了。 (4)五脏皆令心痛。(《中医药学t:1J))2oo6/12) (5)刘翔微博心痛校车车祸.直言两点缺乏酿造悲 剧。(腾讯体育讯2011/11/17) 例(1)的 疼”指痛苦难受;例(2)指疼爱;例(3) 指舍不得,惋惜;‘‘ .”的语义都倾向义项②;例(4)的 痛”是胸脘部疼痛的统称:例(5)以脏器的痛来形容 悲伤的程度深。“心”的语义都倾向于义项①。由此可 见. 【J、、疼”与“心痛”中“心”的含义并不一样。“心疼”多 指心理上的,我们说心疼你,但不说心痛你;而 痛” 多指生理上的.并由生理上的痛产生修辞含义的痛。我 们说难过到心痛。却不说难过到心疼。例(5)中作修辞 含义的“心痛”有时可以与表示心里难受的“心疼”互 换.但相比两者难受的程度。 痛”似乎要重于“心 疼”.例如:“让人心疼的12句话,哪一句使你最心痛?” 从此例可以发现.语素部分相同的同义词辨析.不 仅可以考察不同语素的差别.更可以从与相同语素组 合的关系来考察一组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