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效果研究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点,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优化必须以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为保障,构建和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效果
在高职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所谓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性经验体系”的总体设计,是教育性和经验性计划的集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协调学生、学校、社会三者关系的设计问题:一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学生的兴趣、需求、特点是什么;三是学校如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作为顶层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职教育内涵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以人才需求分析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是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起点。
(一)行业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进行服务面向和所在区域的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与分析,一是获得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二是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与空间。
(二)企业调研与分析。采取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企业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的调研与分析,一是了解职业岗位(群)面向,知晓企业需要什么类别的人才,二是明确职业岗位(群)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知晓企业需要什么层次的人才。
二、以完成岗位任务为基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注重学习内容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积极探索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双证课程等工学结合课程形式的改革。根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资源等制订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位,重视职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要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优化课程设置和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学习领域、专
业一般学习领域、专业综合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素质拓展领域。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素质要求的主干课程,是支撑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设4-6门,其中至少1门为综合性实践课程。
(二)合理安排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程。充分考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及理论课、实践课的合理分布和课时比例。科学设计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知识点布局和前后连贯。
(三)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专周实训、生产性实训、综合实训,原则上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实训内容应是本行业的主流技术、产品、工艺等,实训过程应严格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行,不能随意变更。安排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分阶段进行,可随企业生产旺季、淡季等因素变化而调整顶岗实习时间和内容。
(四)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选课制改革。提倡增加选修学分,选修课学分可占总学分的20%以上,选修课形式可多种多样,专业选修课可以通过科研项目、省级及以上竞赛项目,公共选修课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及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等取得相应学分,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专业的拓展。
(五)有重点地开展课程空间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紧跟信息化时代,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网上批阅作业、网上论文答辩等。
三、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转变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一)遵照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尊重高职学生在动手设计制作与创造实践方面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性,积极探索以岗位定学的模块化教学、以任务定学的项目教学、以资源定学的活动教学、以实际定学的案例教学、以情境定学的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
(二)高职院校要依据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的质量及学习态度,采取多方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确定学习领域(课程)的成绩。
四、以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为保障,监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20%~30%和30%~40%的课时由企业专业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
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路径很多,有的从课程改革入手,有的从教学设计展开。从院校层面来看,课程改革属于中观层面的改革,教学设计属于微观层面的改进,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则属于宏观层面的设计,对课程改革、教学设计等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设计与效果研究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一平.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与系统优化的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
注:本论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效果研究——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XH2013-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