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11市场营销 周倩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8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10位。
中国银行主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基于银行的核心信贷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基于银行卡之上的系统服务。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国际汇兑、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
中国银行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外国银行涌入中国,通过垄断国际汇兑业务、资本输出、政治贷款、发钞、经营中国对外赔款等手段,扼住了中国金融、财政的咽喉。1895年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大量涌进国门,中国的金融、财政状况更加恶化。19世纪末,国内有识之士倡导兴办银行,“以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
中国银行的前身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家国家银行——大清户部银行。光绪30年元月28日(1903年3月14日),奕劻上奏“试办大清户部银行推行银币”。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国家银行——户部银行于1905年8月在北京成立。1906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1908年2月,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到1911年,大清银行在全国各省省会和通商口岸设立分支机构35处,成为清末规模最大的银行。
大清银行旧址
中国银行的性质
大清银行为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股本总额1000万两白银,官商各占半数。辛亥革命爆发后,作为清政府中央银行的大清银行,除上海分行外,分支机构绝大部分已经停业。为了保全商本,以大清银行秘书长项藻馨为主的大清银行股东,于1911年11月5日成立了股东联合会,并于11月14日发布公告,公告的主要内容为:接各处分行报告,军政府有误认大清银行全系官股,取去现洋庄折等要件,甚至将行员拘留,账款紊乱,事机万急;要求股东于11月18日到汉口路开会商讨对策。参加股东会一系列活动的主要是大清银行浙江籍股东及部分高级负责人。1911年12月4日,股东联合会改名为“商股联合会”。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大清银行副监督陈锦涛经时任政府司法总长的伍廷芳提名,出任临时政府财政总长。此时,迅速建立新政府的中央银行,是非常紧迫的事情。大清银行本来就是清政府的国家银行,实力雄厚,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央银行是再合适不过了,正如陈锦涛在致临时参议院咨文中所说“借已有之基础,应目前之急需,既可以增长民国之实力,又可因其资金为通融,实为民国国家与银行股东两得兼利之道。”于是陈锦涛常驻上海,于汉口路大清银行楼上专门筹划此事。陈锦涛开始借助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的力量,着手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建立政府中央银行。
中国银行的转型
经过大清银行南北方商股的充分酝酿筹划,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于1912年1月初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一面停止大清银行贸易,实行清理。其原有之官股约500万两,即行消灭,备抵此次战事地点各行所受损失及一切滥账;一面组织中国银行,以大清银行房屋生财等项,统归接收应用。股东等原有之大清银行股份约500万两,仍承认为中国银行股份,照票面价额,换给股票作为旧股,另再加招商股约500万两。”报告还对大清银行如何改为中国银行的具体办法提出了意见:“一方面另设大清银行清理机关,附属于中国银行内,另置簿据,划分界限;另一方面自财政部批准之日起,作为筹备期间,由财政总长委任正副监督会同大清银行股东代表筹办一切。”
孙中山见到报告后,立即面示陈锦涛:“新政府既已成立,凡商民已得旧政府正当之权利,自宜分别准予继续。所请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添招商股500万两,认为新政府之中央银行,由部筹款,以雄财力,并请派正副监督,先行开办,克期成立。凡新旧营业账款,请分电各省都督力加保护,并将该行原有房屋、器具、簿据等项先行发还各节,大致尚属妥协,著即准行。”
陈锦涛立即以财政部名义,于1912年1月24日将上述指示书面批复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同时委任吴鼎昌、薛颂瀛为正副监督。1912年1月28日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召开股东大会,传达了批示。大会决定由股东会职员组成中国银行临时理监事会,负责与正副监督筹订章程,并管理全行事务。
中国银行的发展战略
进一步明确中国银行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推出差别性的产品与服务;调整与改进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使信贷决策更加科学与透明;按照审慎的会计原则处理业务,增加透明度;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以及服务于这一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教育和培训,培育中行文化。
中国银行的海外发展
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由于历史和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最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先后分别在中国香港(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集友银行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英国保诚信托有限公司、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 、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 )、中国澳门(澳门分行)、中国台湾(台北分行)、新加坡(新加坡分行、大坡支行、小坡支行、加东支行、中区支行、唐城支行、中银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日本(东京分行、大阪分行、横滨分行、神户分行、大手町办事处)、澳大利亚(悉尼分行、中国银行(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中国城分行、墨尔本分行 、巴拉玛打分行、好事围分行、珀斯分行、布里斯班分行、博士山分行)、马来西亚(蔴坡分行、槟城分行、巴生分行、柔佛巴鲁分行、蒲种分行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中国银行、亚联分行)、韩国(首尔分行、安山分行 、大邱分行、九老分行)、泰国(曼谷分行)、越南(胡志明市分行)、菲律宾(马尼拉分行)、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分行、泗水分行)、巴林(巴林代表处)、英国(伦敦分行、中国银行(英国)有限公司 、伦敦中国城分行、曼彻斯特分行 、格拉斯哥分行 、中银国际(英国)有限公司 )、瑞士(中国银行(瑞士)有限公司)、卢森堡(卢森堡分行、中国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 )、荷兰(中国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鹿特丹分行 )、法国(巴黎分行、十三区分行)、德国(法兰克福分行、汉堡分行、杜塞尔多夫分行)、意大利(米兰分行)、俄罗斯(中国银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分行)、匈牙利(匈牙利中国银行 )、美国(纽约分行、纽约华埠分行 、洛杉矶分行、芝加哥分行)、英国开曼群岛(开曼分行)、巴拿马(巴拿马分行)、加拿大(中国银行(加拿大)有限公司、多伦多中区分行、多伦多士嘉堡分行 、多伦多万锦分行、温哥华分行、密西沙加分行)、巴西(中国银行(巴西)有限公司、圣保罗代表处 )、赞比亚(赞比亚中国银行)、南非( 约翰内斯堡分行)、比利时(布鲁塞尔分行)、柬埔寨(金边分行)、瑞典(斯德哥尔摩分行)和波兰(波兰分行)等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
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3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国家资产,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受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
自1994年,中国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盈利总额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列。许多权威的国际金融杂志一致认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员工数量最少,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银行,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和人均资产各项指标均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中国银行无疑是中国国内排名第一的银行,不论是从规模还是服务。
其业务主要是以对公业务为主,定位以中高端企业为主,同时,其对私业务也基本定位于中高端私人用户。
从中国银行的产品组合我们可以看出中的业务组合非常紧密且合理。那些利润较低的业务都被中行剔除在门外。
中国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走势最为平稳也最为老牌的银行业霸主。其企业产品架构相当完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