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 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1.
库利的传播定义P2 i.
传播学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ii. iii. 2. i.
强调了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作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学的角度】
传播即为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而观念或意义只有通过“像”或者符号才能得到传递。
ii. iii. 3. 4. 5.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载体在传播中起到的特殊作用。 【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
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阿耶尔P3【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 郭庆光: i.
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①信息的共享【交流、交换、扩散】;②在一定社定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有强弱之分,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ii.
二、传播与信息
1.
信息定义P4 i.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广义】
ii. 2.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i.
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共同点】
①除生理层次的作用和反作用外,还伴随精神、心理活动,伴随人的态度、情感、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②即使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不同点】
ii.
iii. 3.
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1. 2.
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二、 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
1. 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2.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 3. 群体传播 4. 组织传播
5. 大众传播【有巨大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传播的内容是公开的 有反馈机制,但是延迟的。
——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
三、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
开放性系统 【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功能的重要前提】
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的系统 1.
【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2. 1.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 a) b) c)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能障碍
传播隔阂则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之间的隔阂,成员与组织之间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是,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时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
2.
传播学的任务P11-12
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客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四、 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 学好传播学的重要前提:
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二、 原因(基于几种现实需要)
a) b)
(有糟粕):在我国,传播学是主从西方尤其美国引进的,其中不乏精华,但也有不少唯心主义的糟粕。为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我们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重新建构传播学理论体系。 (哲学指导的普遍性),传播学属于一门社会科学,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同样必须从科学的传播观出发。 c)
(研究目的),研究传播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探索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规律,理顺我国社会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将唯物史观贯穿于传播学研究之中。
三、 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四、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a) b)
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 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五、 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思考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答: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联系: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对象范畴 ○1在马恩那,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并没多大差异。
使用概念 ○2马恩在论述精神交往之际,也大量使用了现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这说明,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做是马恩的传播观,并非牵强附会的理解。
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
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 前言:
a) b) a) b)
信息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凡是有物种和生命存在的地方就会有传播。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传播区别于动物传播的本质特征。
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角度讲,传播并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共有现象。 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信号常见有: i. ii. iii. iv. v.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动作 声音
二、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三、 动物传播的局限:
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表现在: 1.
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2. 3.
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句话.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 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四、 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
a) b)
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五、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语言的特性概括如下:(一力三性)
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
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而人类可以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还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 口语传播时代:
a)
口语出现的意义: i. ii. iii.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
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符号系统思维社会)
b)
口语的局限: i. ii.
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iii.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时空局限
二、 文字传播时代:
a)
【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b)
文字作为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i. ii. iii. iv.
克服了语言的转瞬即逝,把信息长久保存,使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单纯依赖记忆力。 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有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c)
文字的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三、 印刷传播时代
a)
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 电子传播时代:
a) b)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
不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 c)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d)
电子传播介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无线电通信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分为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地上波传输需要建立多处中转发射和接收台。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二、 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
a)
哈特的媒介三分法: i. ii. iii. b)
示现的: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
再现的:对生产者、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工具,对接受者不用 机器的:传播方和接收方都需要使用工具。
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i.
三类媒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ii.
iii.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三、 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a) b) c)
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
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 i. ii. iii. iv.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创造也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交易结算不在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四、 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a) b)
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信息化阶段、高级信息化阶段) 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 i. ii. iii. c)
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 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美。全国信息高速公路】,GII【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建成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 d) e)
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 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i. ii.
体外化信息系统得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一大飞跃,同时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iii.
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 也就是媒体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 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二、 信号与象征符:
a) b)
二分法:将符号(sign)分为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 信号的特点: i. ii. c) i. ii. iii. iv. a) b)
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自然地因果性【对应关系是客观的、具因果性】 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必须是人工符号
不仅能够表示具体事务,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非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可以自由创造【和表示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象征符的特点:【自由性、随意性】
三、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包括再现语言的文字)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 传播学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i. ii.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1. 2. 3.
语言符号的半生符(副语言):声音高低大小,字体粗细工整等 体态符号(体态语言)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独立性、能动性】
四、 符号的基本功能
a)
符号的基本功能: i. ii. iii. b)
表述和理解 传达 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encording)和符号解读(decording)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 前言
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实质则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 二、 什么是意义
a) b) c)
意义【传播学上的界定】:人对自然事物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意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三、 符号意义的分类:
a)
意义的三个不同类 i.
明示性【denota tion】VS暗示性【connotation】:前字面,后引申。
诗学、语义学
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较容易发生变化。
ii. iii. b)
外延VS内涵:前涵盖,后深入。
逻辑学
指示性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VS区别性意义【deferential meaning】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i. ii. a)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四、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在具体的社会传播活动中,参与或介入的不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以及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等。 b) c) d) e)
传播者的意义 受传者的意义 情境意义
符号和意义是有机的统一体,但为什么符号本身之外还有意义? i.
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
ii. iii. iv. v.
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势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
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是有限的 情境意义也可以说是由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总之,意义并不仅存于符号本身的观点,并未与符号与意义的有机统一相矛盾,而正说明了符号与意义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一、 人类的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
a) b) c)
象征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象征行为是指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象征符:字面意义;符号的类比(给予社会生活的想象或联想)或联想意义】
智慧型、社会性、约定性 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
d)
象征性互动理论 i. ii.
理论,倡始人是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 发展,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
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
iii.
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 1. 2. 3.
认识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二、 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a) b) c)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称为符号互动,意义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d)
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 e)
【P78】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
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
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
“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
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f) a)
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虽然交换的是精神,但是建立在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 “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b)
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i. ii. iii.
符号性、象征性【文化是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独立性、能动性【既定的观念体系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共同性、统一性【文化符号体系的内容和含义是以社会合约的方式形成的,而它们一旦具有了这种共同性和统一性,就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这种约束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三、 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
iv. c)
变化【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
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 i.
传统社会人们精力体力主要用于物质生产,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感触并不十分明显; 现在我们生活环境中导出充满了象征符;现代人正在把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ii. d)
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各领域充满了新的象征符和象征意义的原因】: i.
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新=创造性、时代性、个性化】
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ii. e)
象征符过滥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四章
人类传播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a) b)
过程性:传播具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
系统性:综合层面上考虑;有机整体;系统运行不仅受内部制约,且受外部影响。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 前言
a)
研究传播过程最常见的2种视角:①历时性考察【按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②共时性考察【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
二、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a) b)
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传播过程的要素 i. ii. iii. iv. v.
传播者(信源) 受传者(信宿) 讯息 媒介 反馈
三、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a)
建构模式方法的双重性: i.
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
ii. b) i.
模式又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5个W【Who;Says what;In whin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ii. iii. c)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直线模式的缺陷: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⑤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i. ii. iii.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传播模式 优 劣 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五W模式 (拉斯莫尔模式) 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 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属于单向直线模式 没有提供反馈渠道 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数学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 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 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①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 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四、 传播过程的特点
a) b) c)
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 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二、 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a)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 i. ii. iii. iv. b) i. ii. iii.
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均可被看为一个个体系统,每个个体系统有各自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个体系统和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个体系统并非孤立,而是分属不同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 影响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影响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影响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各种社会影响力相互作用的“场”】
三、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a)
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i.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ii.
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被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iii. b)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人类的交往分为3类:① 能量交往;②物质交往;③符号(信息)交往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i. ii. iii. iv.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传播学既然把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作为自己的首要宗旨,那就不能单纯地考察狭义的信息“交流”,而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否则就不能揭示这种关系的实质。
v.
综上,唯物史观是在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五章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一、 前言
a) b) a) b) c)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活动 人内传播属于人体内部的传播,但仍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人之所以能够进行人内传播,首先与人体的生理机制分不开。 人的身体具有一般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
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 记忆和处理装置——人的大脑
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器官及控制这些器官的肌肉神经
三、 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a)
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i. ii. iii. iv. v. vi. b)
感觉:视、听、嗅、触、味等
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再现 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是在驾驭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
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
二、 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 i.
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并不孤立,两端都与外部保持着衔接关系。 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能动性表现在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ii. iii.
iv. 人内传播是其他传播活动的基础。
四、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a)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i. ii. iii.
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
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
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iv. v. vi. vii.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
“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 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b)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i.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ii.
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该理论说明,人不但与他人传播,也同自己传播。
iii. 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有助于个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c) 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 i.
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的一种。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是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ii.
iii. 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iv. 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 前言: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
播系统。【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二、 人际传播的动机:
a)
人际传播的动机: i. ii. iii. iv. b) i.
获得信息(这里的信息是狭义的信息)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前一点的基本前提】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
ii.
人自我形成中与他人的联系: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iii. iv.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传播尤其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之的主要机制。 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1909年提出】
三、 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a) b)
人际传播虽内容吩咐,但大致可分为2中:①面对面;②借助有形媒介; 人际传播的特点【尤其是面对面的传播】: i. ii. iii. iv.
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信息的意义丰富复杂
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非制度化【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非制度化指的是传播关系成立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c)
对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主要研究领域 i.
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自我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ii.
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四、 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a) b) c)
自我表达,即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地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
人际传播本质上说是个人之见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i. ii. iii. d)
交换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 媒体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 多媒体——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活
姿态的传播功能 i.
强调语言 补充语言 代替语言 控制语言 表达超语言意义
ii. iii. iv. v. e) f)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 群体传播
一、 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a)
群体的概念 i. ii. iii. b)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广义。
群体的本质特征:①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②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题共同性。
群体的分类: i.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库利】 团体和一般群体【韦伯】
按照组织性的强弱,分为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
ii. iii. c)
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 i.
对于社会: 1. 2. 3.
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群体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将分散个人的力量集结起来,有效推动社会发展
ii. 对个个人成员: 1. 2.
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iii. 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二、 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a)
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条件: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②成员间的协作意愿;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b) c)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的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该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个人成员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d)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 i.
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1. 2.
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群体感情【不仅指个体之间的感情,还包括群体成员主管境界的融合,即“我们”感情】 3.
ii.
群体归属意识
群体意识形成于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 1. 2.
信息流量:流量大,即覆盖面广,成员交流和互动频度高,群体意识中合意基础好。 信息流向:信息的流向是单向还是双向,传播者的多少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iii. 群体意识一旦形成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太傅和行为的制约上。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e)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i.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1. 2.
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对内:排除偏离性意见,限制群体内的分歧和争论,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对外: a)
在说服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时,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 b)
在说服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时,群体规范则阻碍成员界说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甚至唤起“自卫”行为,使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ii. 群体规范的功能: 1. 2. 3. 4.
iii. 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 1. 2.
f) 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i.
群体压力: 1. 2.
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产生的压力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群体活动的基本原则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该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态度。 2.
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被迫接受群体意见】
ii. 群体压力带来的错误判断的原因: 1.
iii. 少数意见中的中坚人物。
三、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a)
集合行为: i. ii. iii. b) c)
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等 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
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 i.
结构性压力 触发性事件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ii. iii. d)
集合行为中特殊的传播机制 i.
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1. 2.
集合行为的参加者常处于昂奋、激动地精神状态,使之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盲信和盲从,有强烈的“被暗示性”
群体感染也同样由于参加者的精神状态,而对外部的刺激表现出本能的反应,比如一人笑,全场皆笑等。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ii.
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 2.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的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处于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而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iii.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 2.
集合行为中,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的重合循环;即一方刺激形成另一方的反应,另一方的反应又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
集合行为中主要信息形式为“流言”【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而正规传播渠道不通畅或功能减弱时】 3. 4. 5.
流言的流通量(R)=问题重要性(i)*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a)
流言发生的特点:①围绕人们关心的,切身利益的问题;②来自正式渠道的又证据信息不足时,会推动人们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流言的特点: a) b) c)
快速增殖 奇异回流 伴随大量谣言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组织传播
一、 组织与组织传播
a)
组织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i.
组织的概念: 1. 2.
广义: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二形成的统一整体 狭义: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3.
ii.
辨别一个群体是否属于组织,主要看这个群体中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或管理系统。
组织的结构特点: 1. 2. 3.
专门化的部门分工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固定性和形式性】 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b) 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i.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1. 2.
组织内传播 组织外传播
ii.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1. 2. 3. 4.
内部协调 指挥管理 决策应变 形成共识
二、 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a)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组织人】 i.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植物、岗位以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
ii.
一般可分两总:①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通畅】;②纵向传播【单向流通的性质】——【纵向传播又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1.
下行传播: a) b)
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 以企业组织而论,最常见的下行传播有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关于工作任务和内容的指示和说明;②关于组织成员权利和义务的信息;③关于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④工作单位上司对部下工作的评价和奖惩信息;⑤关于组织的目的、理念以及对社会作用或贡献的信息
2.
上行传播: a)
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回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 b)
①上行传播是中枢指挥管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②基层部门或第一线人员是组织的窗口,他们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有第一手信息,这些新的信息反映上去,能够成为组织进行新的应变决策的重要依据;③上行传播是把握组织成员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
3.
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是否通畅关系到组织的统一性和运作效率。一般而言,影响这两个渠道畅通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的层次和环节,因为他们都是逐级进行的。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层次和环节或过多会产生两个问题:
① 信息传达速度慢
② 容易造成信息的变形和失真】
4.
横向传播: a)
b)
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互相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社会人】 i. ii. iii.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 两种形式: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非正式渠道传播是摆脱了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一种传播活动,有如下特点: 1. 2. 3.
c)
交流的信息广泛 交流的双向平等性
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成分多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i.
书面媒体 会议 电话
组织内公共媒体 计算机通信系统
ii. iii. iv. v. a)
三、 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组织传播的另一重要方面,是组织外传播。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b)
组织信息输入活动: i. ii. iii.
信息输入: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数据系统)等 POS的价值 1. 2.
c)
提供准确的实际数据
提供的是最新的数据和实时信息,最能反映市场的现状及其变化
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i.
公关(PR)宣传: 1. 2.
公共关系:社会组织与周围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机构、团体记忆公共戏和联系 公关宣传: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
ii. 广告宣传 1.
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大面积宣传活动,也是社会组织尤其企业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信息输出方式。
iii. 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 1. 2. 3.
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 行为规范标识 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七章
第一节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 大众传播的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
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 大众传播的特点:
a) b) c) d) e) f)
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按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 传播过程的性质是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三、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a)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i. ii. iii. b)
环境监视功能【瞭望哨】
社会协调功能【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i.
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
ii. iii. iv.
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非单纯的“告知”活动,常伴随解释和规定。【解释和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或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社会化功能——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供娱乐——大众传播的内容并非都是务实的,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c) d)
施拉姆的概括:【明确提出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i.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成为焦点,获得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过度沉溺在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力,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ii. iii.
一、 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a) b) c)
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P116;【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
廉价报纸的四个特点P117;【①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以及娱乐为主;②发行量大;③读者群分散、异质;④广告收入成了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廉价报纸完成报纸的两个转变P117 【观点报向新闻纸的转变;党政经营向市场化运营的转变】
二、 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三、 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a) b)
电视媒介的特性P119;
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P119 【①内容丰富性;②表现手段多彩化;③双向性和互动性;④跨国传播和传球传播】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一、 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a)
大众传播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i. ii. iii. iv. b)
提供新闻、信息和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动向和变化 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 提供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 提供娱乐,获得轻松和休息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有用性”和改造的力量
二、 大众传播社会影响:
a) b)
“基于客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的观点)P121-122;
【舆论和报刊的关系】
“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的观点)P123
【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
c)
对两种观点的看法P123-124: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发挥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使用和管理它的人,以及它所处的社会制度和这些制度赋予它的使命。
三、 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a)
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 i. ii.
人的行为也就是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的活动 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四个要素: 1. 2. 3. 4.
iii.
客观环境本身 人对环境的认识 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的反馈或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人对环境的认知活动发生根本变化:人们必须通过一种新的大型媒介系统才能把握【大众传播】
客观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b)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i.
信息环境: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 2. 3.
ii.
1.
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信息符号 一系列的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指示性】 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形成该时期,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 2.
c) i.
大众传播的优势还在于其传达的信息特性——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直达性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李普曼“拟态环境”【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从而通过制约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1.
“拟态环境”——信息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似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所展示的环境】 2.
人们常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对待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ii.
藤竹晓“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拟态事件可能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成社会流行现象】
思考题:
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发展
①特性: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文化和娱乐。
②发展:a.数字压缩→多频道化;b.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传输质量高;c.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双向性和互动性;d.卫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控制研究】
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
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 前言:
a) b) c)
传播制度: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言论自由式传播制度中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 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二、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实现服务】 a) b) c) d)
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三、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垄断是资本主义国家大众传播事业的最大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垄断资本手中。 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 a) b) c)
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通过其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基团对公营传播媒介活动进行干预。 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四、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a) b) c) d)
个人的信息反馈【以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批评或抗议】 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动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诉诸于法律手段
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一、 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下产生的】
a)
极权主义也称权威主义。【一种对社会事务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务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利或权威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
【等级】【权力或权威】【维护专制统治】
b)
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的最大特点: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c)
极权主义的主要内容: i. ii. iii. iv.
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职国家的利益
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实现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二、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
【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 a)
自由主义理论【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斗争中形成的】 i. ii.
报刊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主要原理原则包括: 1. 2. 3. 4.
iii.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正当合法。 新闻出版不应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的基本假设: 1. 2. 3. 4.
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
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是保证不同意见能在“公开的市场”上自由竞争 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以承认他人权利为前提,保证每个人自由表达的权利。
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中,最终能够产生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iv. 早期的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
b) 社会责任理论【40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 i.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
ii. 原因和背景:【媒介集中垄断【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和电子媒介使用资源的有限】,传播内容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
a)
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b) c)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受传者的权利 自由主义理论谈论的对象是一件、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地考虑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性质和影响问题。
iii. 媒介承担的任务:【和自由主义相同】 1.
通过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2. 3. 4. 5. 6.
iv. v.
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
对政府进行监督,维护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
主要通过广告媒体来沟通商品和服务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从而为经济制度服务 提供娱乐
保持财政的自给自足,以免受到特定势力的压力
社会责任理论不同于自由主义理论的大前提是其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 原则: 1.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 3.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4.
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vi. 目的: 1. 2.
防止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完全指望“媒介自律”,效果微乎其微。】
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有制度化的措施,如内容分级制度】
c)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时出现】——【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i.
产生背景: 1.
信息化的发展使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地联系。 2. 3.
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
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了民主参与理论。
ii. 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 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
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
1.
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的社会群体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 3. 4.
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拥有自己的媒介
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体更合乎社会理想。
iii.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有多种媒介规范理论对大众传播活动发生影响,但其性质是不一样的。民主参与理论虽具有一定影响,但其仍不过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一种牵制作用。在资本主义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受众的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在客观上还是很有限的。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媒介规范是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政府和法律机构主要通过这两种理论来协调和平衡国家内外的传播关系。
三、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a)
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渊源 i.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ii.
马恩关于党报思想的要点 1. 2.
党的报刊宣传活动是工人阶级政治行动的一部分,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党的政治纲领是党报进行宣传的最高准则,党的一切宣传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党的政治纲领 3. 4.
必须调节处理好党报和党的领导机关以及无产阶级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必须依靠人民并且由工人自己提供资金,坚持作为工人阶级群众性舆论工具的独立性
iii. 列宁主要观点:【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鼓动、统一战线】 1. 2.
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同盟军 报纸不仅使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b) 苏联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建立及其媒介规范理论 i.
原则和规范: 1. 2.
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为国家公有财产,不允许私人占有
传播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 3. 4. 5.
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
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该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与需求 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ii. c) i.
旧制度的批判——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我国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 1.
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受众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 2. 3. 4.
在中共的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a) b)
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服务作用 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在探索中发展
ii.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课题: 1. 2.
推动媒介间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
为商业主义和营利主义的抬头提供了条件:一些媒介出现了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不正当竞争,虚假新闻,变相广告,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刺激化和煽情化现象日益严重。使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传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传播媒介的自律问题、社会和广大受众对媒介活动的社会监督等问题。
四、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a) b)
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
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c) d)
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
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e)
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九章
传播媒介: 1. 2.
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第一节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一、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a)
媒介即信息【麦克卢汉对媒介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概括】 i.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ii.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iii.
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 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
b)
媒介:人的延伸 i.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内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观的扩展或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综合”—“分化”—“再综合”的历史】 1.
史前人:听觉文化在感觉上具有统合性,但同时牵动全部感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感觉能力大体上是平衡的。 2.
文明人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的视觉文化,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口语转向文字和印刷,实际上扩张的只是从人类感觉的集束中分离出的一种感觉。这种由感觉领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觉分离,可以推动人们对事物的抽象的、深层的认识,同时,疏远其他感觉只重视视觉也会产生情感的分离,使人的总体感觉能力下降。 3.
现代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正在改变文明人受视觉支配的状况,不仅扩张了视觉和听觉,由于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而扩张了人类的触觉。现代人正在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状态。
ii. c)
这种观点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推论
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
“热媒介”与“冷媒介” i.
分类 1.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 2.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
ii. 但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的标准,且存在逻辑上的矛盾。重要的是其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d)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i.
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局限: 1. 2.
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看不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他的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ii.
3.
理论的全部依据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是片面的,其忽略了人类的理性活动
iii. 正确理解媒介在社会发展和形态变革中的作用 1. 2. 3.
决定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 媒介工具盒技术属于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媒介归根到底是人类主题活动的创造物,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着媒介活动的特点和性质。
二、 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a)
“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 i.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 1.
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行为方式上“跟着感觉走”。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父辈重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2.
ii.
收看电视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孤立封闭的容器 1.
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2.
b) i. ii. iii. iv. c) i.
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
媒介依存症:【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网虫问题。】
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
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对象;电视唤起人们新的欲望,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影响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了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使得出现追求奢侈华倾向,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
【“他律性欲望主义” 】
ii.
由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
三、 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
a) b)
新媒介: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互联网络。 新媒介的特点与性质: i. ii.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多媒体: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连成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
iii.
媒介资源的丰富化。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
数字化是指在电子信号的传输方式上,用数字压缩方式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使信息的保真性更强,传输质量更高,且能大幅度节约电波频率资源。
iv.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电子通信、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了条件。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佐藤毅】
c)
新媒体发展的社会意义: i.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将改善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
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ii. iii. iv. d)
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i.
“电子乌托邦”思想: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传播过程更加平等带来社会关系平等;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力和机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或政治选举的可能,普遍民主的社会。
ii. iii.
“电子乌托邦”思想历史根源P156
媒介技术是中性,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
一、 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a)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 i. ii. iii. iv.
地位稳固。大众传媒与受众的角色关系是固定的。
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是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b)
大众传媒的优势: i. ii. iii.
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信息可信性和可确认性
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二、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传媒组织属于“功利”要素和“规范”要素的混合形态】
a)
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i. ii. iii. iv.
大众传媒必须从事经营活动,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媒体经济收益的两个方面:广告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 传媒的市场压力 1. 2. 3.
b)
来自广告主和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受众
受众越欢迎、发行量越大或收视率越高,媒介的广告价值就越高 受众的利益与广告主的利益不是一回事,往往存在着对立关系
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i.
宣传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与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分不开。信息生产属于与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任何大众传媒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背景,必须要为特定的利益服务
ii. 宣传目标的两种活动 1. 2.
言论活动:直接的宣传功能。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传某种思想、观点 报道活动:在新闻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过程中贯彻传媒的意图和方针,获得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c) 公共性与功利性: i.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功利性的三个依据: 1.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 3.
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大众传媒是“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ii. 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对大众传媒的重要制约:要求传媒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坚持真实和客观原则,不得以虚假内容损害受众利益。
iii. iv.
制约的体现:法律形式的制约;受众监督和传媒自律
公营媒介受宣传目标和公共性、公益性制约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也加强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了经营活动。我国大众传媒也出现了产业化、集团化、营销化趋势
v.
私营企业的商业媒介受经营目标制约的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
三、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a) b)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i.
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1、真实性2、及时性和新意。 1. 2. 3. 4.
ii.
1.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 新闻价值: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作的价值判断。 新闻要素:构成这种价值判断的各种因素
时间跨度【事件的大声若符合某媒介的时间表就会受到该媒介较多的关注;如几小时内的时间-日报或广播电视;持续数日的时间-周报】 2. 3. 4. 5. 6. 7. 8. 9.
iii.
强度或阈限价值【事件的震动性强或重要性突然增加,会受到较大重视】 明晰性【意义越清晰越适合做新闻处理】
文化接近性【事件越是接近受众文化或兴趣,越可能被选中做新闻】 预期性【符合既有期待或预想的事件】 出乎意料性【事件越不同寻常】
连续性【某事件一旦被确认具有新闻价值,就会引起对该事件持续关注】
组合型【某些事件的采用处于媒介内容的整体构成或平衡性需要,有些事件作为对照而入选。】
社会文化价值【受众群体或把关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
影响新闻选择和加工发生的九种要素:
新闻筛选的三个基本前提 1. 2. 3.
附加性前提,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
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平淡,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 排除性前提,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之外。
iv. 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1.
业务标准: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晰性以及组合性等 2. 3.
市场标准: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受到宣传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影响
v. 新闻报道宣传性的不同看法P164 1.
社会主义:认为新闻报道是一种宣传活动,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2.
资本主义:极力否认新闻报道具有宣传性,通过标榜“独立性”或“中立性”来掩盖自己为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本质。
c) 把关过程的实质: i.
大众传媒的新闻生产与传播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ii. iii.
新闻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得到传播。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十章
受众: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 “大众”的概念
a)
所谓“大众”。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i. ii. iii. b)
不同于初级群体或小群体。【保持面识关系,有共同目标或价值,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不同于群集【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能从事一定的集合行为;临时】 不同于公众
大众传播的受众
大众的特点: i.
规模的巨大性——人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
分散性和异质性——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面识
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无组织性——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大众行为主要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
同质性——统一的行为倾向,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ii. iii. iv. v. vi. c)
大众和少数权力精英——现代社会
二、 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a) b) c) d)
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 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 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i. ii.
大众社会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精英史观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成立有六个基本条件 1. 2. 3. 4. 5. 6.
a)
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 社会的平权化或民主化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 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传统的中产阶层的衰退和以白领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的扩大 社会组织中的官僚化的发展
三、 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现代人处在“拷贝”的洪水的包围之中,无法躲避其影响 b)
“拷贝的支配”也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拷贝过程中存在两条“抽象的原理” i.
利润原理。拷贝收集、制作和提供是作为营利活动来进行的。传媒为了迎合受众,提供大量刺激人的原始需求的拷贝。
ii.
政治或宣传原理。宣传: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或行动的活动。宣传主要通过“拷贝”的选择和加工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具有一种“麻醉”效果。一般受众作为消费者被动地接受单向的拷贝洪流的冲击。
c)
评价:揭示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但把受众看作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有失于偏激。受众不仅不是被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能动性。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 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a) b) c) a)
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数【最大规模的受众】 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
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b) c)
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伊里调查” i.
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种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ii. d)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
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信息时,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 e)
选择性接触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不是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
二、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三、 作为“市场”的受众:
a) b)
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受众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 c)
观点建立在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 i. ii. iii. d)
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商品性)
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商品性) 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竞争性)
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 “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几个问题: i.
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ii.
iii. 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iv. 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受众不是单纯的消费者,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
四、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a)
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i. ii.
传播权。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
知晓权。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1. 2.
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这些权利是建立在它们公共性和公益性基础之上的。 只有在传媒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实现自己的传播权和知晓权的场所、工具和手段而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们才能享受这些特权。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3.
iii.
拒绝承担这些义务和责任,它们的自由权利也就失去了任何法理上的依据。
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1. 2.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三个方面产生了普遍影响: a)
反论权。社会成员受到传媒攻击或歪曲性报道之际,有权要求传媒刊登或播出反驳声明。 b) c)
意见广告。媒介接受读者要求刊登的意见广告。
体现在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规定必须开设允许受众资助参与的“开放频道”的附加条件。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 受众成员——有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二、 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a) b) c)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三、 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a) b)
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
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 c)
日本,竹内郁郁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P184: i. ii.
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iii. iv. v. d)
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无论满足与否,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改变对媒及的期待
四、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a) b)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i. ii. iii.
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矫正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理论。“适度效果”理论。
c)
局限性: i. ii.
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
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iii.
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 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a)
什么是传播效果 i.
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
【说服性传播】: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
ii. b)
指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构成了研究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方面: i.
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 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ii. c)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i.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1. 2. 3.
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作用于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ii. 以报刊、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 2. 3.
环境认知效果 价值形成与维持效果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影响人们的行动。 “地位赋予”功能
二、 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a)
传播效果的类型: i. ii. iii. iv.
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
积极效果、消极效果和逆反效果
英国,戈尔丁,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 1.
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前者指特定信息在个人身上引起的认知、态度和行动的变化。
后者指的是一家或多家媒介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开展的说服性宣传活动。 2.
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
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发生的与传播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 后者指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 3.
长期的预期效果。
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推广与普及,知识的传播等。 4.
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b)
传播效果研究的课题: i. ii. iii. iv. v.
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三、 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a)
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意义: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它们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加深我们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b)
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 i. ii.
“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直观性、零碎性】
“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员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
iii.
“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和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 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a) b) c)
20世纪初至3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初期 全能媒介在发送信息;分散大众在等待接收。
传播媒介拥有 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d)
原因 i. ii. e)
大众传媒发展的迅猛势头所产生的社会冲击是巨大的
这个时期,无论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广告宣传人员,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空前的程度。
唯意志主义,过分夸大了大众传媒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于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二、 “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a) b)
从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第二阶段;
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 i.
“传播流”研究
——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ii. iii. c)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
《人民的选择》——“伊里调查”的几点假说: i.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选择性接触”假说:政治既有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媒介接触行为 “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A. B. C. D. E.
无变化 小变化
强化——大众传播效果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的效果【最主要】 结晶——使原本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
改变——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不常见】
ii. iii. iv.
d) 《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i.
“中介因素” A. B. C. D.
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 讯息内容 受众本身性质
ii. iii. e) i. ii. iii.
大众传播可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过程——把两级传播发展成了多级 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
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其不过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 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其既有态度的强化。
大众传播对人们态度改变产生效果的2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
iv. v. f)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说服性传播”效果,也称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变化。
三、 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
a)
60年代末开始,“传播流”研究,尤其是它的“有限效果论”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批判: i.
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者三个效果层面上,其充其量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
ii. b)
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70年代后,“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以及“编码与释码”研究 i. ii. iii. c)
研究的焦点多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 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联系在一起
9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探讨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居优】
a)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i. ii. b)
人们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 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传播者的信誉;专业权威性
“休眠效果”:随时间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呈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 i.
人脑遗忘
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就长期效果而言,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ii.
二、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a)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i.
概念 1. 2.
ii.
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者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优缺点: 1.
一面提示: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 2.
两面提示:给对方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以“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度增加,在提示对方观点之际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做宣传的结果
iii.
方法有效性依据传播对象属性不同二又明显区别: 1. 2.
b) c)
原本赞成——一面提示;原本反对——两面提示 文化水平低——一面提示;文化水平高——两面提示
“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反宣传】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i.
优缺点: 1. 2.
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但同时也容易使文章显得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
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使其在不知觉中接受作者观点,但该方法易使文章主旨变得隐晦、模糊,增加理解困难性,有时不易贯彻作者的意图。
ii. 适用性: 1. 2. 3.
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好 在说服对象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时,明示
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高的情况
d) e)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i.
敲警钟 1.
其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于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 2.
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ii. 刺激人们的恐惧,会给对象造成一定的心理不适,分寸把握不好会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三、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a)
传播对象的属性: i. ii. iii. iv. v. b)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 人际传播网络
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 人格、性格特点
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
意见领袖的作用 i.
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而非上下级关系。
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于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ii. iii. iv. c) d)
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
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自信心假说】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一、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a) b)
大众传媒给予强调多的,公众对于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往往越高。 特点: i. ii.
着眼于认知阶段,引起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认知层面—思考对象;态度层面—思考方式。】 考察的是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iii.
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的机构。传播媒介对外部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应,而是有目的地取舍选择活动。
二、 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a) b) c) d)
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
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经验 i. ii. iii. iv. a)
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接触量大,影响大】
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具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 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
三、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b) c)
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力图回避的“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出的?本质是什么? i. ii. iii. iv.
时空因素,在一定时间内需要一定量的内容来填充版面和节目时间 媒介的板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和倾向
社会文化规范,即传播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和受众的一般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
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 1.
资本主义: a) b) 2.
d)
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 “私下放风”
我国
不足:只强调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未提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舆论——“社会合意”:其产生式“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
一、 “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要
a)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i. ii. b) c)
人避免孤立的社会天性
属于多数意见时,会倾向积极大胆地表达;属于少数则屈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式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i.
意见环境的来源——所处社会群体;大众传播 1. 2. 3.
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类似性【产生“共鸣效应”】
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 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ii. 大众传播观假说: 1. 2.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意见所认知 3.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
二、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a) b)
舆论观 效果观
三、 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a)
不足: i. ii. iii. iv. b) i.
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其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忽略了舆论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把舆论形成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入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ii.
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意义: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培养”理论
人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密切联系:
一、 “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二、 “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a)
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 i.
其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于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ii. b)
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这种“共识”
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
传播媒介有选择揭示的“象征性事实”【拟态环境】
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主观事实】
“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带来的社会后果。
c) d)
“培养分析”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 “培养分析”强调电视除了与其他媒介的共同点外,还有自己的优势: i.
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 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须的识字能力
电视把视听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现代人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加以区分 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
ii. iii. iv. v. a)
三、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制度分析 i.
目的: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
ii.
因素: 1. 2.
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对传播制度和传媒活动的法律部、政策的规定
媒介企业内的经营部门和外部银行资本、广告主等对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干预和影响 3. 4.
b) i. ii.
同业竞争和来自各种利益团体的压力 一般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
讯息系统分析
大众传播的讯息是通过语言、文字、画面、影响等象征符号来传达的
这些讯息并不是符号的随意组合,而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的意义结构的系统。
iii. c)
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意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培养分析: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 “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a)
“知沟”假说 i. ii.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速度高于地位低的,随时间的推移,最终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 原因: 1. 2. 3. 4. 5.
b)
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 社交范围的差异
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 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上限效果”假说 i.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 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ii. iii.
三、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a) b)
信息社会——如何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信息沟” i. ii. iii. iv.
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
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人均等
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蓄积能力要强大得多 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可能旧沟未消,新沟又现。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弘毅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www.hykaoyan.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