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谈戏剧剧本的阅读鉴赏

2021-05-19 来源:布克知识网
谈谈戏剧剧本的阅读鉴赏

摘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剧本作为戏剧文学,可以供人们阅读,但剧作家写剧本,首先不是为了给人们阅读,而是为演员打底本,剧本不能脱离舞台。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戏剧只活动在舞台上;没有舞台,它就没有灵魂和躯壳”。因此,文学剧本必然受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

关键词:戏剧 剧本 阅读鉴赏 一、戏剧文学的特征

1.戏剧要高度浓缩、凝练地反映生活。戏剧受舞台空间与舞台时间的限制,剧作家必须把生活写得高度浓缩、凝练,即用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节省的场景、较单纯的事件,将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浓缩、凝练地再现在舞台上。如曹禺的《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多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而这一切矛盾冲突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又如老舍的《茶馆》,一出戏只有三幕,却容纳了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展现了三个时代,反映了五十年代的社会变迁。剧本依据剧情发展的逻辑分幕、分场,用较少的场景突出的刻画人物形象,揭示生活矛盾。幕是剧情发展过程的一个大段落,场是一幕内因场景的变换,或人物上下场而形成的若干小段落。

2.戏剧语言要足以推进动作。戏剧艺术的规律之一是它的动作性,而显示动作的基本形式是戏剧化的语言。美国剧作家约翰.霍德华.劳逊,在论述戏剧性对话的本质时说:“无论对话如何富有装饰性,只要他们不足以推动动作,它们便毫无价值。”(约翰·霍德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第359页)对话的动作性表现为刻画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示剧情。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了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

3.戏剧要有集中的冲突。戏剧冲突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在戏剧理论中,很多人曾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戏剧冲突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伏尔泰认为每一场戏必须表现为一次争斗;黑格尔把“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看作是戏剧的“中心问题”;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在《戏剧的规律》中,则明确把冲突作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喜剧理论和批评中长时间流行的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二也可能表现为人物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之为内部冲突。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三是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戏剧冲突主要特征是:

(1)尖锐激烈。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击最后爆发时格外激烈;

(2)高度集中。戏剧的冲突是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

(3)进展紧张。戏剧冲突必须是扣人心弦、波澜起伏的,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4)曲折多变。戏剧冲突往往是曲折复杂、变化多姿的。 二、戏剧剧本的阅读鉴赏

1.了解戏剧结构,梳理戏剧情节。对剧本结构的分析要首先注意区分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开放式结构。这是一种把戏剧故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表现在剧场舞台上的结构形式,莎士比亚的剧本和我国的一些传统剧本就是典型。时间拉得长、地点拉得开,既便于剧情发展的腾挪起伏,也能使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加细致、完整,但在情节铺排和性格表现上平均用力,容易顾此失彼。

二是闭锁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不是从头说起,而是采取横切的方式,把戏剧冲突中的危机一下子抛到观众面前,正面表现并集中刻画从高潮到结局的一段戏。对于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关系,则用回顾或内省的方式,随着剧情发展逐步交代出来。曹禺的《雷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是这种闭锁式结构。

三是展览式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幅展示各种人物风貌和性格特征的群像画构图。人物较多,但没有明显、突出的主角,即使有一两个贯穿全剧的人物,也只是起着一种把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汇集到同一个场合里展现的串线作用。在这种剧本结构中,每个角色都独来独往、彼此互不相干,整个剧本的构成像万花筒一般,看似松散,实际有内在的结构章法。曹禺的《日出》、老舍的《茶馆》就属于这种模式结构。戏剧情节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多幕剧中还有序幕和尾声。梳理剧情,要明白作者选取中心事件的意图,以及围绕中心事件作出不同反应的各种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各种关系的社会意义。还要注意舞台说明,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布景、上下场。 2.把握戏剧冲突,理解冲突性质。

一是把握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这些形态主要有三种:

(1)人与人的冲突,即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意志和性格的冲突,这是戏剧冲突的本质。意志冲突,是指人物间对立的目的和动机出现,交织成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如《雷雨》中董事长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封建家长周朴园和蘩漪的不同动机,构成阶级、家庭的冲突。性格冲突,是指人物间对待事物的态度、追求的理想,采取手段的不同所引起的冲突。如《茶馆》,正是由精明善良的王利发、耿介正直的常四爷等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在相互撞击中引起冲突。意志冲突和性格冲突往往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戏剧中不能截然分开。(2)人物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往往使人物陷于不易摆脱的境地。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都是侍萍的亲生骨肉,要侍萍答应他们的结合,她是既难同意,又无法道出真情的。儿女的要求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茶馆》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二是了解戏剧冲突的不同类型。剧作情节结构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类型。单一型:这类戏剧冲突的对立面自始至终基本不变,一贯到底,在一次次交锋中,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发生爆发。如蘩漪与周萍的冲突贯穿《雷雨》全剧。主次型:全剧有一主要冲突,但这一冲突并非每场都出现,有时出现的是次要冲突。如《西厢记》中的主要冲突是自由婚姻和封建婚姻的冲突。但实际上全剧中老夫人的戏并不多。多样型:一些剧作由于没有贯穿到底的完整而集中的戏剧情节,各场多由一系列人物的生活片断组成,它在众多人物的生活场景中,展示一个个分散的冲突,这些冲突统一于共同的主题之下。如《茶馆》没有贯穿到底的情节,

三幕表示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这三部分中各有不同的冲突,但各种冲突又都统一于葬送旧时代这一主题之下。

3.品味戏剧语言,欣赏艺术形象。戏剧里有两种语言。

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

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阅读艺术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分析舞台说明,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辅助作用。分析人物语言,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分析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方面入手。

其一,人物语言要个性化。个性化的语言是指符合人物性格,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的语言。如老舍《茶馆》中的几十个人物,绝大多数人物性格鲜明,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奸诈傲慢……所有剧中人物都说出了符合自己身份和性格的语言。

其二,人物语言要有动作性。不是要求用台词来代替人物动作,而是指用台词来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细致的思想活动,也就是这种语言要能展示性格和心理。如曹禺《雷雨》中周朴园发现面前的下人是侍萍后,立刻撕去了怀念旧情弥补过错的虚伪面纱,责问你来干什么,他以自己的心理揣度侍萍,谁指使你来的,认为她一定是受人指使来敲诈他的,于是感到害怕、愤怒,暴露了他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

其三,戏剧语言,要求凝练、含蓄、深邃。片言百意,使人们有充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潜台词的妙处。我们阅读时,要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如《茶馆》中的两句精彩对白:王利发:那点意思得多少呢?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一个胆小又精明的退让自保、一个无耻又阴险的恐吓勒索,尽在几个谁都没有挑明的“意思”中。此外,欣赏戏剧作品不可忽视它的时代性。戏剧作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窦娥冤》中的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霸道、官府的腐败、人民无路可走等现象,就是元代社会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要认识戏剧作品的教化作用。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强调:“戏文做与读书人和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 广大人民群众明礼义、知忠孝、褒英烈、斥奸党,这些是非善恶的认识大多来自于戏剧,这就使戏剧具有了独特的社会教化功能,这也正说明戏剧在民间的影响。适应时代要求、唤醒民族正义,这也是戏剧艺术服务于社会的体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