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30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2022-01-31 来源:布克知识网
王弃彤等:中国30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采用的中国30省区1995—2007年的煤炭、石 的碳排放量变化不大,2002—2007年的碳排放量急速增 长。1995—2001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增长了约5.28%; 油、天然气消耗量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及各省的统计年鉴。根据计算结果,1995年,我国碳排放 总量为85 862.78万t;2001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为 90 399.89万t;2007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为168 429.62万 t。30省区1995—2007年各年碳排放量见表1。 2002—2007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增长了约76.35%。 1995—2001年,30省区中碳排量增长幅度前5位的为重 庆(210.2%)、宁夏(60.9%)、内蒙古(42.9%)、浙江 (36.3%)、青海(36.0%);2001—2007年,30省区中碳排量 2中国3O省区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分析 2.1碳排放量的时空格局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本文的研究时序内,30省区的碳 排放总量呈现出明显的、一致的阶段性,即1995—2001年 增长幅度名前5位的为内蒙古(174.8%)、山东(148.4%)、 湖南(136.0%)、河南(122.3%)、福建(120.8%)。 2.2碳排放类型的时空格局分析 本文采纳张雷 对碳排放规模的分类方法,把碳排放 分为超重碳排放型、重碳排放型、一般碳排放型、轻碳排放 表1 1995—2007年中国30省区碳排放量 Tab.1 Cabon emissions of 30 provinces between 1995 and 2007 in China ・141・ 型四种类型;并根据本文对中国30省区碳排放总量的计 算结果及变化特征分析,将超重碳排放型的碳排放量界定 为超过1 X 10 t/年,重碳排放型的碳排放量界定为 (9 999—3 000)X 10 t/年,一般碳排放型的碳排放量界定 为(2 999—1 000)X 10 t/年,轻碳排放型的碳排放量界定 为等于或小于999×10 t/年。与碳排放量的时空格局变 化一样,1995—2001年,30省区的碳排放类型变化不大; 2002—2007年,30省区的碳排放类型出现显著变化。 2.2.1 1995年中国30省区碳排放类型的空间格局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1995年,属于超重碳排放型的省区 只有山西省;属于I级重碳排放型的省区包括辽宁、四川 等6个,属于Ⅱ级重碳排放型的省区包括黑龙江、湖北、内 蒙古等9个;属于I级一般碳排放型的省区包括贵州、陕 西、甘肃等8个,属于Ⅱ级一般碳排放型的省区包括广西 壮族自治区和福建省2个;属于轻碳排放型的省区包括宁 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青海省、海南省4个。 2.2.2 2001年中国3O省区碳排放类型的空间格局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与1995年相比较,除宁夏、重庆从 “轻碳排放型”转为“一般碳排放型”,贵州从“一般碳排放 型”转为“重碳排放型”,四川从“I级重碳排放型”转为 “Ⅱ级重碳排放型”,广东从“Ⅱ级重碳排放型”转为“I级 重碳排放型”外,30省区中25个省区的碳排放类型没有 发生变化,表明30省区的碳排放量变化不大。 2.2.3 2007年中国30省区碳排放类型的空间格局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2007年,属于超重碳排放型的省区 包括山西、山东、内蒙古等9个;属于I级重碳排放型的省 区包括湖北、黑龙江、上海等10个,属于Ⅱ级重碳排放型 的省区包括新疆、江西、宁夏等8个;没有属于一般碳排放 型的省区;属于轻碳排放型的省区包括青海省和海南省2 表2 1995年中国30省区碳排放类型 Tab.2 Types of carbon emission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in 1995 分类 省区(碳排放量单位:万t) Classi catio“ Provinces f carb。n emissi。n unit:10 t) 超重型(≥10 000) 山西(11 146) 重型 (6 000-9 999 :; ; : ; : ; 黑龙江(5 173)广东(4 731)湖北(4 414) Ⅱ(3 000—5 999)湖南(4 352)安徽(3 842)吉林(3 792) 浙江(3 557)上海(3 435)内蒙古(3 341) 贵州(2 983)陕西(2 938)江西(2 344) 一般 I(2 000—2 999)北京(2 334)云南(2 127)新疆(2 127) 天津(2 081)甘肃(2 067) Ⅱ(1 000—1 999)广西(1 826)福建(1 458) 轻型(≤999) 宁夏(829)重庆(635)青海(385)海南(123) ・14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7期 个。与2001年相比较,超重碳排放型的省区增加了8个, 重碳排放型的省区增加了3个,一般碳排放型的省区减少 了11个(降为0个),表明2001—2007年,30省区的碳排 放量发生显著变化。 3 30省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居民生活消费的 直接与间接能耗已超过产业部门,成为碳排放的主要增长 点。已有的研究缺乏对具体国家的具体分析。刘兰翠 、 魏一鸣等 分析了1975—2003年人VI、经济、技术对中 国碳排放的影响,但没有考虑人类生活活动中的重要行为 表3 2001年中国30省区碳排放类型 Tab.3 Types of carbon emission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in 2001 分类 省区(碳排放量单位:万t) Classification Provinces(carbon emission unit:10 t) 超重型(≥10 000) 山西(11 065) 重型 c oo0-9 999 辈丁1  ):// ;3 : ;J 河lJuJl南 ̄l羽 (L J尔9…/ Z14198 ; 蕖 ; O , 湖北(4 947)黑龙江(4 934)安徽(4 919) 1I(3 oo0-5 999) 4 739) ̄435 9)士林(3 6o6)湖南(3 301) 陕西(2 598)云南(2 490)北京(2 467)新 一般 I(2 000—2 999)疆(2 407)天津(2 352)甘肃(2 151)重庆 (2 129)江西(2 100) Ⅱ(1 000—1 999)福建(1 972)广西(1 891)宁夏(1 340) 轻型 ( ̄<999) 青海(514)海南(167) 表4 2007年中国30省区碳排放类型 Tab.4 Types of carbon emission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in 2007 分类 省区(碳排放量单位:万t) Classiifcation Provinces(carbon emission unit:10 t) 山东(25 958)山西(21 753)河北 超重型(/>10 ooo) (18 871)河南(17 754)江苏(16 439)内 蒙古(14 275)广东(13 053)辽宁 (12 857)浙江(11 130) 湖北(8 992)黑龙江(8 463)湖南(8 265) 重型I(6 000—9 999) 贵州(8 086)四川(7 740)安徽(7 603)吉 林(6 677)陕西(6 303)上海(6 139)云南 (6 065) 福建(5 355)新疆(4 353)江西(4 207)广 Ⅱ(3 000—5 999)西(4 063)甘肃(3 568)天津(3 438)重庆 (3 304)北京(3 203)宁夏(3 153) 一般I(2 000—2 999) Ⅱ(1 000—1 999) 轻型( ̄<999) 青海(862)海南(522) 王卉彤等:中国30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 析1997—2007年11个省的碳排放量与人口总数、人均消 3.2.1人均消费与碳排放的灰关联度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人均消费与碳排放高度相关(灰关 联度在0.588 8—0.743 8之间),且远比人口总数、碳排放 强度与碳排放的相关性要大。 3.2.2人口总数与碳排放的灰关联度分析 费量以及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灰色斜率关联度,从生产活动 和生活活动的综合视角探讨中国30省区的碳排放问题, 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 程度。 人口增长除了导致能源需求的增长,还通过导致森林 破坏、陆面覆盖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更多的水泥制造 等途径导致碳排放的增加。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虽然 3.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在对中国30省区1995—2007年的碳排放进行时空 格局分析时发现,我国的碳排放数量有着明显的区域差 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 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东部省市的碳排放量长期以来 在全国占据着主导地位,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比重 在43.2%一46.3%之间;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 徽、江西、河南、湖南和湖北等9个中部省份和自治区的碳 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比重在37.1%一38.5%之间,呈 现出稳定而略有下降的趋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 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西部省市和自治区的碳 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比重在16.3%一18.8%之间,呈 现出稳定而略有上升的趋势。 本文依据选择最大、最小和中间值原则,分别从东部、 中部和西部地区选取了9个省区,并加选了重庆和宁夏。 加选重庆是因为1995—2007年问碳排放量的增长倍数最 大(达到381.4%),加选宁夏的原因是其在1995—2007年 间碳排放强度的波动较大。 所选取的1997—2007年11个省区的人口总数、人均 消费量均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的《中国统计年鉴》,碳排 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运用本文前面部分计算得到的结果。 3.2灰色斜率关联度分析 本文采用孙玉刚和党耀国 提出的灰色斜率关联度 的改进模型,该模型能够反应序列的正、负相关系数,具 有对称性、唯一性、可比性、接近性和无量纲化后的保序 性。 计算公式为: ∈。 高舌∈。(k) (k)=sgn(Ax。(k)Ax(k))(1/(1+P+Q)) 其 = I—J TAx(k)I II△‰(k) ) 。。—— Q:— 1(11 0 一  lZix0(k)  I}l△ (—  k) l 0 ’本文运用其对我国11个省区1997—2007年的人均 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总量的灰关联度进 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5。 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人口的绝对数量仍然保持了较高 的增长。从表5可以看出,除四川外,其他8省人口总数 与碳排放的灰关联度均为正,且分布在0.192 4—0.504 6 的区间范围内,这说明尽管人口总数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如 人口消费大,但仍然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即人口总数越 大,碳排放量越大。 3.2.3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的灰关联度分析 为更好地衡量一国生产与碳排放的关系,本文计算碳 排放强度与碳排放的灰关联度时应用的碳排放强度是物 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从表5可以看 出,1997—2007年,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利用的碳排放 强度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灰关联度分布在 一0.292 0—0.208 1的区间范围内,其中海南、内蒙古、江 西、山西、四川、重庆等6省区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的灰关 联度还是负值,这从另外一个侧面验证了与碳排放强度相 比,人均消费与人口总数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显著。 表5我国11省区人口总数、人均消费、 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量的灰关联度 Tab.5 Grey incidence between population,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and carbon emission in l l provinces in China ・14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7期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 我国 30省区的碳排放呈现出明显、~致的阶段性。 应利用自身分布广且深入社会各阶层的优势,广泛、深入 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低碳消费的宣传教育活动;为 政府制订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4.2.3公民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意义却非常重 在本文的研究时序内(1995—2007年),我国3O省区的碳 排放总量和排放类型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的阶段性,即 1995—2001年的变化不大,2002—2007年的碳排放量急 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1995~2001年,我国 碳排放总量增长了约5.28%,30省区中25个省区的碳排 放类型没有发生变化;2002—2007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增 长了约76.35%,超重碳排放型的省区增加了8个,重碳 排放型的省区增加了3个,一般碳排放型的省区减少了11 个(降为0个)。 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对我国1997—2007 年的碳排放具有的影响力依次递减。依据选择最大、最小 和中间值等原则,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取的11 省区的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量灰关 联度的计算结果表明:人均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最 大,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 排放强度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依次递减,即人均消费、人 口总数、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依次递减。 4.2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一直集 中在生产领域。但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取的 1 1省区的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量灰 关联度的计算结果来看,居民消费(而不是碳排放强度) 对碳排放的解释作用最大。“十二五”期间,提高居民消 费能力、扩大内需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居民 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必然将进一步增大,因此,我国应 着眼于发展低碳消费方式,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引导低碳 消费生活方式。 4.2.i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 首先,各级政府和所有公务员应从自身做起,通过制 订和实施单位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等活动, 在践行低碳消费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次,完善政府激 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一方面,出台激励低碳消费的政 策和法规;另一方面,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再 次,加大低碳消费宣传力度。定期邀请相关专家组建低碳 消费宣讲团,深入社区、市场、企业、学校、机关等进行低碳 消费专题讲座,培养消费舀‘树立低诙消费堙忠,提高消费 者低碳消费意识和能力。 4.2.2社会组织积极推进低碳消费方式 社会组织是现代多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主体,对促进 低碳消费方式的全民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 .144. 大,每个人不经意的消耗与浪费乘以13亿,其结果都是惊 人的。公众应积极转变消费理念,拒绝一次性消费、便捷 消费及高能耗消费,形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习惯以及 不追奢、不尚侈、不唯量的健康、平实、理性和收敛的消费 观,广泛参与到低碳消费中。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Fou ̄h Assessment Repon of the Intergov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 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 158—161. [Xu Guoquan,Liu Zeyuan,Jiang Zhaohua. Decomposition Model and Empiircal Study of Carbon Emissions for China,1 995—2004[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6):158—161.] [3]张雷.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 2006,25(1):1—9.[ZhangLei.A ChangingPattern ofneigonal C02 Emissions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2006,25(1):1—9.] [4]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合 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Liu Lancui.Policy Modeling for China’s CO2 Emission Reduction and Its Empiircal Analysis[D]. Hefei:Univesr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06.] [5]魏一鸣,范英,王毅,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5—20.[Wei Yiming,Fan Ying, Wang Yi,et a1.Suggestions nad Solutions to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OO6.2(1):15—20.] [6]魏一呜,刘兰翠,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8.[Wei Yiming,Liu Lancui,et a1.China Energy Report(2008):Research on Carbon Emissions.Beijing: Science Press.2008.] [7]孙玉刚,党耀国.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模型[J].统计与决策, 2007,(15):12一l3.[Sun Yugnag,Dang Yaoguo.Improved Model on Degree of Grey Slope Incidence[J].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07,(15):12—13.] [8]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jE京 林业大学,2006.[Wang Xuena.Reserach on Estimation Method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yg in China『D].Beijing:Be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6.] [9]Wei Yiming,Liu Lancui,Fan Ying,et a1.The Impact of Lifestyle on Energy Use and CO2 Emiss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Residents[J].Eneryg Policy,2007,35:247—257. [10]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 王卉彤等:中国3O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型与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98—102. [Zhu Qin,Peng Xizhe,Lu Zhiming,et a1.Analysis Model and Empiicalr Study of Impacts from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on [15]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 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38—42.[Hu Chuzhi,Huang Xianjin,Zhong Taiyang,et a1.Character of Carbon Carbon Emissions[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2):98—102.] [11]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等.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 Emission in China and Its Dynamic Development Analysis[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l 8(3): 38—42.] [16]Christoph W,Adriaan P.Modelling Lifestyle Effects on Enery gDemand and Related Emissions[J].Enery Polgicy,2000,28: 549—566. 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2):211—217.[Zhang Lei,Huang Yuanxi,Li Yanmei,et a1.An Investigation on Spati ̄Changing Pattern of CO,Emissions in China[J].Resources Science,2010,32(2): 211—217.] [17]Kim J H.Changes in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12]潘家华,朱仙丽.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分析及其在国际气候制 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需要为例[J].中国人 Degradation in Korea[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2。13:1—48. 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23—3O.【Pan Jiahaa,Zhu Xianli. An Analysis of Basic Needs for Human Development and Its 【18]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 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Zhn Qin,Peng Xizhe,Lu Zhiming,et a1.Factors Decomposition and Empiicalr Analysis of Variations in Energy Carbon Emission in Applications in the Design of Global Climate Regime:The Case of China for Energy and Emissions Demand[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t6(6):23—30.] China[J].Resources Science,2009,31(12):2072—2079.] [19]Cole M A,Rayner A J,Bats eJ M.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An Empiircal Analysis[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4):401—416. [13]Dalton M,O’Neill B,Prskawetz A,et a1.Population Aging and Futur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Enery gEconomics,2008,30:642—675. [14]Ang B W.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eymaking in Enery:g What Is Preferred Method?[J].Enery Poglicy,2004,32(9): ¨31一l139. [20]Schmalensee R,Stoker T M,Judson R A.Worht Carbon Dioxide Emission.1950—2050『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8O(1):15—27.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Grey Incidence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arbon Emission in 30 Provinces in China WANG Hui tong WANG Miao-ping (1.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 2.School of Finance,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arbon emission between 1995 and 2007 in 30 provinces in China, and then estimated grey incidence degree of factors affecting carbon emission between 1997 and 2007 in 1 1 provinces.In our time— series(1995—2007),carbon emission and its types showed the feature of obvious and consistent phaseds:the change was not obvious between 1995 and 2001.but since 2002 carbon emissions burgeoned and its types changed signiifcantly between 2002 and 2007.Among the three factors(consumption per person,population,and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which led to the change of carbon emissions between 2002 and 2007,consumption per person had the biggest grey incidence degree with carbon emissions,which meant it was most effective to explain the change,followed by population,and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Nowadays,improving resident consumption abilities and enlarging domestic demands are the top priorities in adjusting economic structures,so we should carry out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ant reduction actively and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Besides,we ought to propose low—carbon consumption by means of government guide,social organization promotion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carbon emission;spatiotemporal pattern;population;consumption;grey incidence analysis ・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