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

2021-11-01 来源:布克知识网
今传媒 2016年第12期 传媒大讲坛

试论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

王漱蔚,夏 艺

(南京财经大学 新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及自媒体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拥有了发言权,并催生了一个新兴阶层“网络草根”。但同时,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也愈来愈呈现频发态势,对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草根舆论的确在反映民情、畅通表达机制上存在着优势,但自身的“草根”性也伴随着与身俱来的不足。本文着眼于此,探讨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于合理管控网络草根舆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草根舆论;群体事件;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11-03

一、草根、网络草根的定义

作为产生于十九世纪美国的名词——“草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后就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阶层”。另一种含义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不管如何定义,草根都带着平民、大众和底层的印记。

如果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草根只是作为一个外来名词在社会学等学术著作中被一部分精英人士研读,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自媒体就为“草根”从一个概念变成一种时代的精神铺平了道路。无数被传统媒体阻隔了发言权的平民百姓,突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文字、图片、视频成为他们展示的手段,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成为他们的免费秀场,甚至还成为了新型造星工厂,造就了一类全新群体“网红”。

根据中国社科院法学院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显示,近13年间,百人以上群体性事件有871起,其中,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2010年、2011年群体性事件都在170件左右,2012年则飚升至200件[1]。为何从2010年开始群体事件开始呈现一路攀升的态势,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利益表达机制的不畅通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

[2]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

大器”。网络自媒体、网络论坛赋予了公民话语权,也唤醒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但同时,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矛盾爆发期,一些正当权益受损的民众,在正常渠道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通过自媒体和论坛来进行维权,且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事实制造轰动效应,不明真相的网民往往会被鼓动情绪而产生群体事件。

二、群体事件的定义、特点及产生原因

在谈及群体事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群体的定义。日本的社会学家岩原勉提出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该定义指出,群体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并且要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且这个群体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比如为了满足某样需求,实现某种目标。那么群体事件也必然是由多人参与,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但群体事件往往在发生时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例如事发突然,为获得关注度,往往会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以扩大事态,有的甚至会威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二)自媒体的普及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 。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6.24亿,QQ空间、微博,网民使用率分别为65.1%、33.5%。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04亿,较2014年底增加7093万,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3.2%[2]。这些数据无不显示人们已然进入了一个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的“自”标志了自身的特殊属性就是由

                                                             收稿日期:2016-11-03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体事件舆论演化机制与应对研究”(2014SJB143)。 作者简介:王漱蔚,女,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夏艺,女,中共建湖县委办公室办事员,主要从事新闻宣传研究。

11

今传媒 2016年第12期 传媒大讲坛

“我”做主,每个移动终端用户都可以通过即时聊天工续过程中,利用社交和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群体事件的策划、人员招募等,线上安排与线下实施的同步推进,重大群体性

事件的组织已经呈现出典型的互联网+特点。 (三)相关部门回应滞后

随着互联网络进入百姓生活,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

重要的变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愿望都日益强

烈,但是不少公共管理部门和干部却仍在沿用计划经济体

制下那一套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处理手段简单粗暴,甚至直接采取回避和拖延,以致民众

不满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三、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

(一)潜伏期——议题设置作用

潜伏期是群体事件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力量积蓄阶段,

网络草根舆论在这个时期就承担起了议题设置和扩散的

角色。

以高考为例,中国人的命运从某总程度上是和高考联

系起来的,高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无数普通家庭的命运,

许多人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直到18岁,几乎一直在“准备

高考”,结婚生子后,还要为下一代的高考筹划。然而,

高考录取不公平现象也一直被人所诟病,新浪教育统计的201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一录取率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天津,是中国最容易考好大学的地方。重点大学录取比例均超过20%。其中北京以25%的比例,雄踞全国第一。以211大学录取率来看,最高的录取率(上海)和最低的录取率(广东)之间有超过4倍的差距。上海达到了13.9%,而广东仅有3.1%。换句话说,上海100个考生中大概有14个可以考上211高校,而广东的100名考生中能考上的只有3个人[3]。因此,“高考移民”等怪现象也频频出现。网上也出现了一些点击率和流传率很高的关于此话题的帖子与段子,“一湖北小伙在北京一建筑工地当小工,一日偶然于工地的设计师聊天,发现两人都

是1992年参加高考(当年全国都是同一套卷子)湖北民

工当年考了515落榜了,而北京的设计师考了497进入了

建筑工程大学。”

与此同时,考卷不统一也导致个别省份试卷难度过高,江苏高考数学卷出题人葛军,因2003年数学卷难度

过高,导致全省平均分仅有43分(满分150分)“秒杀”30万江苏考生,网友戏称之“葛大爷”“数学帝”。2010年葛大爷重出江湖,再次“虐杀”52万江苏考生,该卷也被成为史上最难高考卷。考试后,两篇名为《2010,江苏数学帝葛军,一个人秒杀江苏52万考生》和《数学帝葛军,你做人太数学了》的帖子在猫扑论坛和商都社区迅速走红。这

些帖子的出现和走红,其实都是普通百姓心里不满的一种折射和宣泄。

12

(二)突发期——燃爆作用

2016年4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

知》中明确规定,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江苏等 14个省(市)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

州、甘肃等10个中西部省(区)招生[4]。在高考试卷和录

取不公平的“积怨”下,此次通知的出台可谓是一石激起千

层浪,《通知》发布后,涉及“减招”人数最多的湖北和江

苏两省的考生家长们坐不住了,纷纷采取行动抗议。

5月11日起,江苏省的一些学生家长来到当地教育主

管部门大规模聚集。随后,由家长们组成的游行活动蔓延

到更多地方,且这种聚集并不是自发的、无组织的,而是

事先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发出消息,召集更多考生家长们一起参与行动。

抗议“减招”事件中,微博和微信的作用突出,在微博或者微信上发布的相关信息均得到网友们的疯狂转发和

评论,使得舆情持续发酵并吸引更多网友关注江苏高考

“减招”事件。在舆情爆发伊始,由于微信有传播速度快、

互动性强等特点,参与游行的考生家长通过微信朋友圈的

方法发布游行相关信息,使其成为舆情发酵、扩大影响的

重要推手。

(三)稳定期——持续作用 5月11日,当地教育部门通过微博公共账号“江苏教育发布”发布《关于2016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的说明》,力图通过引用一系列数字,证明“减招”是不存在的,然而简单的数字公平并不能够使人信服。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办副主任薄其芳在接受媒体相关采访时发表的“江苏省教育厅作为东部的发达省份,也该到为全国做贡献的时候了,不能江苏省教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家要求你做贡献,你不去做,这肯定是不行的”言论再次触怒公众,微信微博及论坛纷纷对此报道进行转发,还引起了网民对薄其芳的人肉搜索,一时各种爆料帖甚嚣尘上,使得事件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衰退期——稀释、弱化作用

5月14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就“江苏高考减招”问题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将在招生中做到三个“不减少”。

5月15日,认证为“中国政府网”的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教育部回应江苏湖北2016年高考招生计划问题》文章,再次强调,安排协作计划,以不降低各支援省份的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为基本前提,并表示,早在2008年就启动的协作计划,其目的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5月16日,江苏紧急召开“减招”发布会,会上江苏6所211高校表态:今年在苏招生数不低于去年。

媒体刊发的官方采访、回应及相关专家对“减招”事件今传媒 2016年第12期 传媒大讲坛

的分析解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的激化,抑制了舆情的失控局面。“减招”发布会的召开,省内重点高校的表态,坚定不会减招的态度,直击矛盾的冲突点,缓解并给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对平息舆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此,微信微博及相关论坛上关于“减招”的舆论终于归于平静。

阀”。而如果传统媒体行动滞后,并且报道有失偏颇,那么网络草根舆论则可能就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高压锅”。

作为网络平台运营商,有必要严格审核和监控信息。同时,网络媒体还需要积极培养和发挥网络大V的作用。相较于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对事件的解读而言,公众更愿意相信第三方且较权威的人士对事件的解读,所谓的旁观者清。因此,大V们对事件的解读,更容易使人信服,而多数大V能够理性地看待此问题,并发表客观、中立的观点,对缓解舆情也有积极作用。

四、更好地管控群体事件中网络草根舆论的策略

(三)提高网络“草根”阶层的素质,塑造主流价网络草根舆论的确在反映民情、畅通表达机制上存在

着优势,但自身的“草根”性也伴随着与身俱来的不足,如:值观 制造谣言煽动网络暴力;夸大阴暗助长极端情绪,引发群

对于广大网络“草根”阶层来说,一方面呼吁政府加大

体事件。因此,要想更好地管控网络草根舆论,就必须从

信息透明度,保护自由表达权之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

政府、媒体、民众三方面入手。

质,做到不盲信、不偏信,从而打造一个理性和高素质的网络“草根”群体。 (一)政府

网络舆情是转型期社会面临的新问题,网络群体性事

群体事件发生时,政府如果出于各种原因,或者惯性

件是新时期危机的新形态,“草根”舆论在网络群体性事件

思维刻意营造“和谐”环境,有意地掩盖事件真相,就会给

中释放着亦正亦邪的力量。了解掌控网络“草根”舆论在网

其他小道传言或者网络不实言论占据舆论主导,不利于事

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和传播规律,从而因势利导,对

件的良性发展。

于构建和谐社会局面,合理推进网络民主的社会化进程,

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起群体性事件部门联动处理机

以及促进公众参政议政的历史进程有特殊作用。

制,第一时间将事件的真相报道给社会,尽可能将事件隐 患可以处置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安

参考文献:

宁。此外,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尤其是相关部门需要具备[1] 张明军,陈鹏.2014年度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J].中

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5(7). 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迅速回应公众疑问。

(二)媒体

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究竟充当什么性质的角

色很大程度取决于传统主流媒体的反应,如果传统媒体敏锐捕捉到事件发生的端倪,并且报道充分全面,那么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就可能充当社会稳定的“安全

[2] 王颖.江苏高考“减招”舆情态势分析[DB/OL].教育舆情网,2016-0

6-14. http://www.edupo.cn/lhgc/2016-06-14/11632.html.

[3] 张晓娜.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01-23.

[4] 杨曾宪,统一高考不统一录取分数线公平吗?[N].中国审计报,20

01-08-08.

… ……………………………………………………………………………………………………………………………………………………………………….

[责任编辑:思涵]

《2016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出炉

2016年12月7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成都发布《2016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据了解,此《报告》是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在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以及通过对网络电视台、互联网电视行业的数据进行数据调研和统计分析,全面展示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状态。《报告》显示,网络视频消费的全民化、网络视频传播大IP(知识产权)时代的全面到来、网络视频付费观看行为的常态化、视频网站竞争格局马太效应日趋显著、智能电视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呈现的五大趋势。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