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章节编号 早节名称 知识点 1、 不平衡增长理论 2、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3、 相对效率工资 4、 增长极理论与战略 5、 梯度与梯度推移 6、 核心一边缘理论 7、 点-轴开发模式 第四章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本章重点与难点 1、 不平衡增长理论的理论基础,即各部门的不平衡投资的经济学解释。 2、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强调的累积因素及作用机制。 3、 卡尔多模式,卡尔多对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进一步解释。 4、 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5、 增长极战略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冋实施效果。 5、 梯度推移的途径 6、 对梯度理论的争论 7、 核心一边缘理论强调的经济地域过程。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 本章学习目标:要求掌握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1、 区域经济结构非均衡理论一不平衡理论 2、 区域经济空间非均衡理论,包括: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增长极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 梯度理论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3、 要与前章区域均衡理论作对比,要辨析区域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本章课前思考
1为什么区域经济是非均衡发展,它与前一章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什么关系。 2、 既然区域经济非均衡是一种客观规律,那么现实中调控地区差距是否有必要呢? 3、 区域经济结构非均衡与空间结构非均衡是什么关系。 4、 区域空间非均衡理论与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是否有矛盾呢?
章节具体内容
第四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一节经济结构非均衡论一一不平衡增长理论 一、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
A.O.Hirshman )于其著作《经济
发展战略》(1958)中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 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首先集中资本于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 和投入。待直接生产性部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推 动其增长。
赫希曼是首先提出产业之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概念的经济学家,前向联系产业一般
是制造品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后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农产品、初级产品生产部门。赫希曼进 而认为,应该根据“联系效应”理论,把投资重点放在中间的基本工业上,会引起前向联系 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在项目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那些能产生最 大引致投资的直接生产性部门(主导部门)
,以其优先增长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即一个国
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的 产业,而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 通常为进口替代工业。可见,不平衡增长理论是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如何把有限的 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以解决经济发展 的瓶颈问题,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就是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落后地区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把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与能力, 些能最大限度地引致投资的项目。
2、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的。强调不平衡增长, 目的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应该优先考虑 那
2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3、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源约束,以不平衡增长应该首先发展成为带头产业而推动其他 部门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一定的协调以维持稳定、全 面的增长,平衡增长便成为必然。 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 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资本稀缺,相对于平 衡增长而言,不平衡增长理论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几十年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在发展 中国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采纳的原因。 二、不平衡空间增长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一方面强调部门发展的不平衡的同时,另一方面则强调区 域发展的空间不平衡,而且他认为,这种不平衡的空间增长的实现机制便是部门发展的不平 衡。关于不平衡的空间增长,他认为, “经济进步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一旦出现 。这是赫希曼不平衡扩建增 在某一处,巨大的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集中” 长的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他又有两大理论贡献。 第一个是关于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均衡的关系,他认为, 际或区际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 “在发展过程中,增长在国 。这就是说,区域增长与区域均 衡的双重目标是矛盾的和冲突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区域增长必然要以牺牲区域均衡 为代价(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可见本书第五章) 。 第二个是关于区域之间,尤其是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效应,他提出了著 名的“极化效应” (polarized effect)与“涓流效应” (trickling-down effect),这两种效应与缪 尔达尔的“回流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后人综合二者,一般用极化效 应表示劳动、资金、技术等要素受区际要素收益率差异影响,而引发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 区流动的现象;一般用扩散效应表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素出现一定程度的从发达地 区流向落后地区的现象(关于这两种效应,可见第二章) 。 第二节空间结构非均衡论 一、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Myrdal) 在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1957) —书中提出,后经卡尔多(Kaldor)、迪克逊(Dixon ) 3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和瑟尔沃尔(Thirlwall )等人发展而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 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 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 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各种经济力量以累积的方式相互作用,并引起一系列变 化推动经济系统进一步脱离它的初始位置。这否定了新古典理论的任由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而 产生区域均衡趋势的比较静态模型。
2、 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的,
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 少区
域差距,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获得先发优势的地区,会由于 初始的优势而发展得更快。要缩小区域差距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
3、 超前增长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极化 效应),表现为劳动和资金等要素由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导致外围区域的经济衰退;二是扩散 效应(涓流效应),表现为劳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由中心区向外围流动,但这种扩散只有在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才能大范围出现,才能促使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竞争。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
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 而且缩小区域差距只能依靠国家干预。
市场经济不会同情弱势区域,其发展规律必然是加大地区差距。
假定:1、A B区域处于均衡状态, W=W。2、工资由供求关系决定。 引起区域A相对于区域B来说劳动力需求上升。
3、某种刺激因素
0
4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WAi WAa WA3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所强调的区域分化现象,也被称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Mathew Effect)。“马太效应”源自《圣经 .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 “对已经富有的人,还 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一文未名的人,也要强行夺走。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没有的 人更没有”。现代控制论首先用它来描述原因与结果之间正比例的循环作用, 称之为马太效应。 后来,经济学家将其引入到区域研究之中,区域经济中的马太效应指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 间的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认为任由市场机制发挥其作用,只能造成发达 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两极分化,这即为区域经济的“马太效应” 针对累积机制造成的区域差距扩大问题 。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相应提出了其政策主张。 一是 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求得较好 的投资回报和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防止累积性循环因果造成的贫 富差距的无限制扩大。政府应主动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地区 间的差别。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也有一些理论缺陷。一是在政府干预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都成立 了经济开发署或类似组织,致力于落后地区的开发。这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大多数地区 并没有因为政府干预而脱贫致富,成效并不显著;二是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 必然性。一些先进地区,如不致力于创新,也可能从发展的高梯度上掉下来成为经济困难地 区,如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和英国的威尔士地区等。 尔后,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卡尔多(N.kaldor )在其《区域政策案例》 (1973) —文 中,吸收和继承了缪尔达尔的基本思想,并强调聚集经济、报酬递增、要素迁入等产生的利 益的循环累积。卡尔多认为,累积原理不过是表明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里的规模经济包括 了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5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聚集经济)两种类型。卡尔多认为,由于在一国内部的区域经济是 开放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利益原则是不起作用的,又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发达地区 的这种规模递增的收益将使其垄断工业的生产。他进一步强调,工业竞争属于不完全竞争, 而农业竞争属于完全竞争,贸易格局将有利于发达地区,这将使依赖农业的落后地区走向持 续的萧条。 卡尔多进一步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凡登( Verdoorn )所揭示的工业产出的增长与劳动生产 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当时盛行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来论证自己的分析结论。他假设各区 域出口的相对增长率取决于单位成本的相对增长率,而不是其相对水平,它会使区域间工业 增长率的差异趋于长期化。因为在封闭的条件下,初级产品生产者的需求增长决定了工业生 产的长期增长率。同理,就某个特定的区域而言,工业产品出口的增长率也会从外部制约工 业的增长。某地工业生产如果增长得较快,其劳动生产率也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在各地工资 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该地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增长还会变得相对缓慢,从而又会产生较 高的出口增长率。其结果是该地在工业生产的增长等方面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卡尔多的分析过程为:首先把区域生产和出口行为归结于两个变量的作用,一是外部变 量,即外部市场对区域产品的需求的增长率;二是内部变量,即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与 其他区域之间的变动趋势。 相对效率工资是卡尔多模式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变化决定了区域产品在外部市场中 的份额上升或下降。效率工资是货币工资( W与生产率增长率(T)的比例(W/T)。W/T值 越低,产出增长率越高。卡尔多认为,由于制度原因、区际要素流动以及国家的区域政策目 标的作用,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区域的货币工资及其增长率是相同的。因此,在发达区域,由 于聚集经济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故产出增长率高,生产率增长率也随之提高,进而,相对 效率工资下降,而这进一步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提高。这种循环累积利益将使快速成长区域 更快增长。 卡尔多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Ti=fi(Yi) fi'> 0 Wi/Ti=f2(Ti) f2‘v 0 Yi=f3(Wi/Ti) f3‘< 0 Wi=W T表示区域i生产率增长率;W表示全国货币工资水平;
W为区域I区域货币工资水平;
Y表示区域i的产出增长率。而fl、f2、f3为不同的函数;f'> 0,即为增函数;f'v 0, 即为减函数。
卡尔多模型的图解为:
6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二、增长极理论
1、 提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于《增长极概念的解释》(1955) —书中提出。 2、 基本观点
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 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⑵经济增长并不是在每个部门或地区按同一速度平衡增长。而是在不同部门或地区按不 同速度不平衡增长。
⑶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分布于特定的地区或大城市,形成一种资本与 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 极。
⑷增长极通过所在部门或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或地区获得优先增 长,而且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迅速发展。
3、 基本概念
⑴经济空间:指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抽象的经济结构关系,或者称为“部门的或产业 的结构关系”。并非具体“几何空间”或“地理空间” 。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 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 ⑵部门增长极:指围绕主导部门组织起来的具有扩张性且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增长极 概念的最初含义)。它本身能够迅速增长,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 ⑶城市增长极:将增长极看作是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其内涵从增长的产业单位变为增 长的空间单位一城市(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1966)。 7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4、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⑴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与构成条件
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是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扩散效应指增长极(推进型产业)通过
产业关联(即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以增长 极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乘数效应指推进型产业单位投入导致成倍的经济增长。能产生高度 的链锁能力是构成部门增长极的条件。
链锁能力的测度可通过钱纳里一沃特赖伯指数来衡量,
钱纳里一沃特赖伯指数,即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一种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反映了该产业一单位最终需求,也即该产业增 加一单位产出所引起的各产业的产值增量总合与所有产业平均值之比。
感应度:一种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表明各产业最终需求都增加一单位也即各产 业都增加一单位产出时引起的该产业产出诱发额与各产业平均额之比。
⑵城市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和构成条件
作用机制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构成城市增长极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不是任何城市
都可以称为区域的增长极,这是因为,其一是区内的极化效应超过扩散效应;其二是城市的 扩散效应更多地表现在区际方面。
城市增长极的形成:城市一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 加拿大经济学家赫根斯(B.Higgins):三个阶段
阶段I:发展早期阶段,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地,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乡村地区。发展
过程实际上是导致城市增长的乡村地区的初级部门的扩张,城市和其边缘区域被统一在这个 发展过程之中。大量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
阶段n: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大部分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工 业区位主要是由矿产、森林、能源以及农产品的分布所决定,运输成本是决定城市工业区位 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城市在接近自然资源的地点成长,城市的扩散效应集中在区域范围 内。城市是它所在区域的增长极。
阶段川:随着结构的继续转换,城市中的主导部门转变为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 电子、光学、计算机和高级服务等。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城市吸引范围的重要因素。此时, 大都市再次成为“中心地”。但与第一阶段不同,它不是与所在区域的初级部门的扩张结合在 一起,而是与整个城市体系增长结合在一起。对于主要的大都市来说,如纽约、巴黎等,其 影响是世界性的。
5、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一增长极战略
8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⑴应用实例
发达国家:法国八个平衡大城市的建立、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增长中心规划、英国英格 兰东北部和苏格兰中部增长区规划、意大利南部巴里
-塔兰托-布林迪西工业综合体的建设。
发展中国家: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的工业综合体规划、拉丁美洲次极增长中心的建设、 非洲农村增长中心的发展。
⑵西欧强调部门增长极主张在规划区域建立大型现代化的推进型产业;北美强调城市增 长极,主张在规划区域建立城市中心,充分发挥其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⑶经长期实践发现:增长极战略在应用于萧条区域的振兴时是比较有效的。但不发达地 区开发过程中,增长极战略应用得并不理想,多数形成了 “飞地经济”
。
波塞尔:《增长极:它们死了吗?》,重新检讨了增长极战略的目标,分析了促进战略实 现和在不同区域社会经济背景中增长极战略的不同形式。
波塞尔:增长极战略中的一般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一是取得引入增长极所产生的产品 的直接贡献;二是最大限度取得因引入增长极间接增加的区域产出。显然,第一个目标容易 实现,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
6、 理论进展
⑴经研究发现:实施增长极战略有赖于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增长极的乘数效应 可表示为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的函数。区域乘数等于区域专门化系数的倒数。多样化程 度越高,区域乘数作用就越大。
⑵发达国家的萧条区域,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较为成熟,存在比较完善的产业关联 和空间结构,引进一个新“极”将产生较强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这就是增长极战略在发 达国家成功实施的原因。
⑶不发达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还应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改革,否则,增长极实质上 仍然可能是一个飞地。
三、梯度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弗农(
Raymo nd.Vernon )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
论。该理论认为,一种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需要许多不同的投入成本,如研究与开发、 资本与劳动投入、促销及原材料投入等。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像生物一样,从出生到衰落, 完成一次循环。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由 于各国(或地区)在各种投入上
9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各国(或地区)在该产品不同阶段 是否拥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例如,在某一阶段,资本在生产 成本中居于支配地位,而资本又是某一国(地区)的相对丰裕要素,那么该国(地区)就将 在这一阶段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 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 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 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 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 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 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 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 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 雁行模式。
我国学者夏禹龙、冯之俊在《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一文中正式提出梯度理论。基本观 点是区域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梯度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仅按人均国民收入来确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是不够确切的。有的地区因拥有某种重要资源而致富,如中东石油生产国。有的靠博彩等行 业而大发其财,如美国的拉斯韦加斯,这些地区绝对算不上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只有用综合 反映地区国民收入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综合指标,才能衡量出一个地区的经 济发展实力,即梯度。德国区域学者采用多元分析法,按多项经济发展指标来区分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的梯度。
Fi=E CZj
F表示i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 Zj表示i区j项指数; C表示对应j项指数的权重。
梯度类型可分为高梯度区域与低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指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 其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低梯度区域指区域的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其产品处于成熟到 衰退阶段。
梯度推移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 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再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梯度推移的载体。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进行。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新从发 源地向周围邻近城市推移;二是创新从发源地向远距离的次级城市推移。
10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应用梯度理论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该理论认为:经济布局 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梯度来决定。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地区,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通 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经济发展,推移的速度 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梯度推移战略的局限性。1、梯度推移战略是以国家直接配置全社会资源为理论前提的。 这需要借助国家计划来实现。但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国家往往不是资源配置的主要直接 主体。因此,梯度推移战略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往往是不存在的。国家的职能是规范、调节 和参与,以便补充和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
2、梯度发展的实质是在产业区位活动过程中,各
区域优势实现的宏观反映和表现,自觉运用梯度发展规律的实质应该是创造一中公平的政策 环境,促使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的过程,而不意味着人为地创造“政策梯度” 人们把自觉运用梯度发展规律等同于制造“政策梯度”
。
。然而,实际上
梯度理论的发展。⑴反梯度推移论。主要观点: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 完全按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处于低梯度的区域, 也可以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实行跳跃式发展。如果按照梯度推移,低梯度地区将长期处于落 后状态,区域不平衡将永远得不到改善。⑵并存论。区际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三种 形式:纯梯度式、纯跳跃式和混合式。⑶主导论。认为区际梯度推移从不同层次观察的确存 在多种形式,但总体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其他推移形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 区域或特殊时期。
四、 核心一边缘理论
1、 提出:美国区域规划学家弗里得曼 (J.Friedmann)在《区域发展政策》(1966)中提出。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 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2、 基本概念:
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聚集区,是经济发达地区。边缘区指经济落后的区域。 3、 经济活动地域过程的阶段
从极化与扩散的关系来看,经济活动的地域过程大致可分为离散、极化、扩散和成熟四 个基本阶段:⑴离散阶段是以农业为产业主体的阶段;⑵极化阶段是工业快速增长并逐步成 立为区域的主导产业的阶段;⑶扩散阶段是经济结构逐步综合化、加工深度化、技术密集和 资金密集型产业成为产业主体的发展阶段;⑷成熟阶段是经济的高度繁荣、社会信息化、产 业结构的高技术化的发展阶段。
1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五、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最初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1、 据点开发理论 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 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于 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2、 轴线开发理论 轴线开发或称为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 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 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 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 展。 3、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多在点上聚集,通过线壮基础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 系。 主要依据有以下两点:一是生产力地域组织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二是事物 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点 -轴渐进式扩散的结果: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4、 点-轴开发模式
工作步骤:(1)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 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2)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 且要明确其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轴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5、 我国应用情况
“ T”型开发战略、“井”字型开发战略和“一个半重点”理论。
(3)确定点和
本章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区域发展是非均衡的,而且持这种 观点的人占了多数。产业因为其地位与作用而导致它不应该是均衡发展的。市场力量的作用 更是会加剧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新古典理论强调的区域均衡发展在现实中是比较难实现的。 但是,这并不表明区域均衡发展从理论上就被否定了。各种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工作 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2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本章课后练习与作业
13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1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不平衡增长理论属于经济结构非均衡论, 由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 《经 济发展战略》(1958)以书中提出。基本观点:(1)落后地区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把 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与能力,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最大限度地引致投资的项目。 (2)平衡增 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的。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是实现 更高层次的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3)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源 约束,以不平衡增长应该首先发展成为带头产业而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高级 阶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一定的协调以维持稳定、全面的增长,平衡增长便成为必然。 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资源稀缺,相对于平衡增长而言,不平衡增长理 论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几十年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的 原因。 2、 不平衡增长战略 答: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首先集中资本于 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投入。待直接生产性部门发展到相当水平 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推动其增长。 利用“联系效应”理论,优先选 择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直接生产性部门,以其优先增长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即一 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 应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为进口替代工业。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是从资源有效配置 的角度,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中,通过这些产 业的优先发展以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3、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 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由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其《经 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 一书中提出。基本观点:⑴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缓慢增长。基 本含义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经济力量以累积的方式相互作用,并引起 一系列变化推动经济系统进一步脱离它的初始位置。这否定了新古典理论的任市场力量发挥 作用而产生区域均衡趋势的比较静态模型。⑵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的, 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距。要缩小区域差距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 加强国家干预。⑶超前增长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流 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资金和劳动力由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导致外围区域的经济衰退;二 是扩散效应,表现为资金和技术由中心区向外围流动,但这种扩散14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时,才能促使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⑷循环累积的三个环节:初始变化、二次强化、最终的 上升和下降过程。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扩散作用比回流效应要小 得多。在扩散和回流这两种力量悬殊的运动过程中,发达地区的经济不断上升而落后地区的 经济则不断下降,出现“马太效应”。
4、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政策主张
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政策主张:⑴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求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和较快的增长速度。⑵经济发展到一 定阶段,要防止累积性循环因果造成的贫富差距的无限制扩大。政府应主动制定一系列特殊 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5、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理论缺陷
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理论缺陷:⑴在政府干预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经 济开发署或类似组织,致力于落后地区的开发。这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大多数地区并没 有因为政府干预而脱贫致富,
成效并不显著。⑵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
一些先进地区,如不致力于创新,也可能从发展的高梯度上掉下来成为经济困难地区,如美 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和英国的威尔士地区等。
6、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
(1955) 一书中提出。基本
观点: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 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⑵经济增长并不是在 每个部门或地区按同一速度平衡增长。而是在不同部门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⑶某 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分布于特定的地区或大城市,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 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⑷增 长极通过所在部门或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或地区获得优先增长,而且 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迅速发展。
7、 什么是经济空间?
答:经济空间指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抽象的经济结构关系,或者称为“部门的或产业 的结构关系”。并非具体“几何空间”或“地理空间”
。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
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
8、 什么是部门增长极与城市增长极?
答:部门增长极指围绕主导部门组织起来的具有扩张性且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增长极 概念的最
15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初含义)。它本身能够迅速增长,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城市增 长极是将增长极看作是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其内涵从增长的产业单位变为增长的空间单位 —城市。
9、 什么是影响力与感应度?
答:影响力指一种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反映了该产业一单位最终需求,也即该产 业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引起的各产业的产值增量总合与所有产业平均值之比。感应度指一种产 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表明各产业最终需求都增加一单位也即各产业都增加一单位产出 时引起的该产业产出诱发额与各产业平均额之比。
10、 什么是增长极的乘数效应?
答:乘数效应指单位投入导致成倍的经济增长,乘数效应是通过产业关联实现的。 11、 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与构成条件
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是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扩散效应:增长极(推进型产业) 通过产业关联(即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以 增长极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乘数效应:推进型产业单位投入导致成倍的经济增长。能产生 高度的链锁能力是构成部门增长极的条件,链锁能力可通过钱纳里一沃特赖伯指数,即影响 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度。
12、 阐述城市与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
答:关于城市一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加拿大经济学家赫根斯(
B.Higgins )将其划
分为三个阶段。阶段I:发展早期阶段,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地,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乡村 地区。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导致城市增长的乡村地区的初级部门的扩张,城市和其边缘区域被 统一在这个发展过程之中。大量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阶段H: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 化,大部分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区位主要是由矿产、森林、能源以及 农产品的分布所决定,运输成本是决定城市工业区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城市在接近自 然资源的地点成长,城市的扩散效应集中在区域范围内。城市是它所在区域的增长极。阶段 川:随着结构的继续转换,城市中的主导部门转变为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电子、光 学、计算机和高级服务等。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城市吸引范围的重要因素。此时,大都市再 次成为“中心地”。但与第一阶段不同,它不是与所在区域的初级部门的扩张结合在一起,而 是与整个城市体系增长结合在一起。
13、 增长极理论的进展
答:理论进展:⑴经研究发现:实施增长极战略有赖于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增 长极的乘数效应可表示为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的函数。区域乘数等于区域专门化系数的 倒数。多样化程度越高,区域乘数作用就越大。⑵发达国家的萧条区域,产业结构和城市体 系发育较为成熟,存在比较
16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完善的产业关联和空间结构,引进一个新“极”将产生较强的扩 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这就是增长极战略在发达国家成功实施的原因。⑶不发达地区实施增长 极战略还应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改革,否则,增长极实质上仍然可能是一个飞地。 14、 什么是梯度,什么是高梯度区域与低梯度区域? 答:梯度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仅按人均国民收入来确定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是不够确切的。只有用综合反映地区国民收入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综合 指标,才能衡量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即梯度。高梯度区域指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 部门,其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低梯度区域指区域的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其产品处于 成熟到衰退阶段。 15、 什么是核心区和边缘区? 答: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聚集区,是经济发达地区。边缘区指经济落后的区域。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