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4 )、氐(di1)、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3)、毕、觜(zi1)、参(shen1),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3)。如《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宝剑的光气直射牛宿、斗宿的星区。
[四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和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方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冬天和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北方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于深秋和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方白虎;南方七宿像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夏天和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南方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的星空区域与地上的某个区域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国或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或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泰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
[流火]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
1
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银河]又名天河、银汉、天汉、星汉、河汉、云汉,如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暹迢暗度。”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目,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已、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兰亭集序》“水和九年,岁在癸丑”。
[六十甲子]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纪年法]
2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②年号纪年法,自汉武帝起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③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赌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脊(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纪月法]
①序数纪月法。如《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传》“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②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③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日法]
① 数纪日法。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柱影页驳,风移影动”,这里的“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②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
③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ei3)、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剃,每月初三叫删,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的第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④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顾坐日观亭,” [纪时法]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的,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且、日出、食时、隅(y中、日中、日昳(d)、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古代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见下表。
天色纪时 夜半 地支纪时 子时 现代纪时 23-1点 天色纪时 日中 地支纪时 午时 鸡鸣 丑时 1-3点 日昳 未时 平旦 寅时 3-5点 哺时 申时 日出 卯时 5-7点 日入 酉时 食时 辰时 7-9点 黄昏 戌时 隅中 巳时 9-11点 人定 亥时 现代纪时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配套练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评】A (在农历的每月十五称为“望”,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4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评】A (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子时 ( 23时至01时) 丑时 ( 01时至03时) 寅时 ( 03时至05时) 卯时 ( 05时至07时) 辰时 ( 07时至09时) 巳时 ( 09 时至11时) 午时 ( 11时至13时) 未时 ( 13时至15时) 申时 ( 15时至17时) 酉时 ( 17时至19时) 戌时 ( 19时至21时) 亥时 ( 21时至23时) 3、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 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评 】C ②(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⑥(辰时即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