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_________ (2)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惟弈秋之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练习。
严母教读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jiǎ)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文学家。 ②纺绩:纺织布匹 ③句读:“读”读作“dòu”④加夏(jiǎ)楚:进行责罚。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膝置书(放着) ②口授句读(句中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 B.①旋复持儿而泣曰(拿着) ②我何以见汝父(凭借) C.①俄而母摇铨曰(过了一会儿) ②张目视母面(睁开) D.①泪方纵横落(正在) ②蜚声文坛(形容名气很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
[3]短文中,母亲的“严”,有哪些表现,请用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短文,谈谈“铨亦泣”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严母教子的故事,请写出一例(不少于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言文阅读。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使弈诲二人弈(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 [2]翻译下列的句子。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告诉我们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理解。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③。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④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之山:山名。郭璞注曰在上党郡长子县。今属山西省。②柘(zhé)木:常绿灌木,叶可饲蚕。③自詨(xiào):自叫其名。詨,叫。④堙(yīn):堵塞。
[1]本文与《夸父逐日》均选自《__________》,是一篇神话传说。 [2]选择下列“其”字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代词,指精卫。 B.代词,代指山。
(1)其上多柘木。(_____) (2)其状如乌。(_____)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则神话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精卫”是永远也无法填平东海的,“夸父”也无法赶上太阳,你怎么看?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7
5. 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这篇文言文选自《________》
[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_______ 去:________ 译: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填空。
第一个小孩子的观点是:________ 。 他的理由是:________。
[4]孔子竟被两小儿“笑”,请你恰当运用名言警句,为孔子辩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言文阅读。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①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②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③之群下,咸④莫能出其理⑤。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⑥可知。”太祖大悦,即施行⑦焉。
[注]①智:通“知”,知识。②致:送来。③访:询问。④咸:都。⑤理:办法,道理。⑥校:通“较”,比较。⑦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 [1]借助注释,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据提示填空。
[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这则富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和“曹冲称象”比较,就解诀问题的角度来看,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道旁苦李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旁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人。④游:玩。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竞:争着。⑧走:跑。⑨信然:果真这样。
[1]文中形容路边李子树上李子多的一个词是( ) A.折枝 B.竞 C.多子
[2]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的原因是( ) A.道旁而多子 B.此必苦李 C.取之信然
[3]读了故事,我知道王戎是一个( )的孩子。 A.仔细观察 B.依靠猜想 C.故弄玄虚
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扑倒)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1]解释加点词语。
昔孟子少时(_____) 乃去 (_____)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_____) 遂居于此(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居住之所近于墓。 B.遂居于此。
C.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D.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3]翻译下列句子。
此非所以居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从中悟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4 / 7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宋人有耕田者(_____) 冀复得兔(_____) [2]翻译下列的句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推敲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宇,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岛/初赴举/京师
B.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 C.岛/俱对/所得诗句/云云 D.遂/与/并普而归
[2]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炼之未定
B.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 C.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D.杨氏之子
[3]文中的“岛”指的是__________。这篇短文意在赞扬_____________。
1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 B.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偷。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D.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12. 阅读短文。
5 / 7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窥头于牖(__________) 弃而还走(__________) [2]翻译下列的句子。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理解。
原谷收舆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③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舆:手推的小车 ③凶:不吉利 [1]下面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①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②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③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④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谷年十有五(_________) ②捐祖于野(_________) [3]上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小古文阅读。
______________
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本文选自《西游记》,选入时有改动)
[1]此段选自《西游记》里的哪个故事?请在文中横线上写上题目。 [2]读一读横线的句子,理解句意后加合适的标点。
6 / 7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
“未入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孙悟空被封的官名是___________,他原本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听了众仙的话后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知真相后,孙悟空觉得________。
[5]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孙悟空的个性特点是( ) A.桀骜不驯 B.活泼乐观 C.忠心耿耿 D.嫉恶如仇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