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经典阅读的主要方式及创新研究
作者:陈颖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2015年第10期
摘 要 论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经典阅读的条件及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经典阅读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全民经典阅读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经典阅读 推广 创新研究 分类号 G252.17
1 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经典阅读的条件
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收藏经典、传承文明,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己任。引领大众阅读经典,是实现其价值的必由之路[1]。公共图书馆在推广全民经典阅读活动中有其他任何机构和单位无法取代的优势。
1.1 公共图书馆为全民经典阅读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湖北大学图书馆王利生指出,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惠及13亿人口的“文化民生工程”,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为大多数普通市民提供服务,其主要任务是以满足老百姓读书看报的需求为中心[2]。公共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文化的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为民众提供阅读、信息查询等服务,成为全民经典阅读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
随着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对公共图书馆体系投入的增加,公共图书馆馆舍和馆藏建设总体数量都在激增。根据2012年文化部数据统计,全国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7.89亿册(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确立,并逐步完善[3],这预示着全民经典阅读活动的全面推广更有保障。 1.2 公共图书馆为全民经典阅读提供平等阅读场所
公共图书馆为老百姓进行公平阅读,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及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2011年以来,随着免费开放的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到4.34亿次,文献外借册数达到33191万册次[4]。
1.3 公共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为全民经典阅读推广提供了良好的读者服务工作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印度图书馆之父阮冈纳赞在1931年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强调“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办馆理念,成为公共图书馆读者工作的理论基础[5]。在此理念的倡导下,图书馆围绕读者开展的藏书建设、人文环境的创建、讲座的举办、阅读的指导和学科馆员的建立等基础服务工作为全民经典阅读推广提供了很好的理念指导和服务。 2 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经典阅读的意义
尼采说:读书就如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阅读是一种情感体验,经典阅读更是一份审美享受。库切在《何谓经典》中说“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我们不能仅将经典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从《论语》到《日知录》,从《理想国》到《存在与时间》,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因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有深刻周彻的肯认,对人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并精鹜八极,鞭辟入里,也都是经典,都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5]。经典不是一时流行的文本,是经受了时间和空间的打磨仍然熠熠生辉的不巧之作。真正的经典不是一个民族在读,而且是整个人类在读;不仅过去人们在读,今天我们在读,而且明天人们还要读。经典阅读就是对这些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吸收,人们经过阅读或者观看后就能够自然领会其中的道理和智慧,获得精神上的感悟与熏陶。人们从经典阅读中能悟出人生真谛,重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经典阅读推广对全民素质的提升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1 推广全民经典阅读有助于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总书记也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阅读是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推广全民经典阅读有助于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也认为:经典是必备的知识,现代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应该从阅读传统经典开始[6]。全民经典阅读可以提升全民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味,从而提升全民素质,使全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2.2 推广全民经典阅读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
我国是个具有五千年优秀文化与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经典著作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文化媒介。中国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精髓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引起我们共鸣的真知灼见、至理名言对我们仍然有启迪和引领作用。在国外掀起一阵又一阵“汉语热”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却在我国国人的眼中和手中流失,重建中国文化传统迫在眉睫。我国学者刘梦溪认为:经典阅读是重建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必要途径[7]。推广全民经典阅读有助于我国国学的发扬光大,是发展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3 全民经典阅读的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 数字化阅读上升,传统阅读率不容乐观
在高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远离读书。2014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77本,虽然比2012年增长0.38本,但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如图1所示)。2013年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不再购买其纸质版,传统阅读形式不容乐观。超五成的人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工作忙没时间”成为我国成年人不读书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最新调查显示:成年人平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减少1.95分钟;每天上网50.78分钟,增加4.01分钟;每天手机阅读21.70分钟,增加了5.18分钟(见图2)。很多国民认为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主要是没有兴趣,据统计,有32.9%的国民不读书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或不喜欢读书”[8]。 3.2 快速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威胁着经典阅读
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覆盖不仅占据了人们的时间更占据了人们的视线空间,人们在闲暇时间里被数字化媒体以及手持终端分散了注意力和生活重心,眼里再也没有纸本、印刷文献。“阅读”的多元与选择性,使得许多人以没时间、没精力为由不读书。然而,日常生活中成人读盗墓,孩子读漫画却越来越多,数字流媒体及手持终端的普及,使快餐式、跳跃式、图片化等追求轻松、舒适随意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地毯式地侵蚀人们的传统阅读方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晓苏说:现在不少人的阅读陷入娱乐化,寻找的不是美感,寻找的是一种消遣、一种刺激,或者阅读的目的是希望得到一些猎奇的内容,填充自己的平淡生活打发时间。这种多元化快餐式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并不能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导致阅读的品质不断走低,快速阅读和浅阅读盛行,经典阅读退居其次。
3.3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应试性功利性阅读远远胜出经典阅读
在市场经济的支配原则和游戏规则下,人们的信息接受和传播变得更加实际和功利,经济转型期的生存压力使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功利性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读者的阅读习惯从知识型转向了消遣型,为升学、工作,掌握技术的实用性阅读越来越多[9]。在校学生在面对就业,研究生及英语等级考试等来自现实生存的压力时,往往会抛弃经典阅读,社会人士的阅读是为了实用技术的掌握,职位的晋升。连现在小学生的阅读都是为了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迫于社会生存压力,功利性阅读日趋严重。 上网时间和手机阅读时间增加量
4 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经典阅读的主要方式 4.1 推荐经典阅读书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今中外经典浩如烟海,但人的精力是有限。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璀璨文化,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穷其个人毕生精力也不能全部读尽,我们只能择其更优者而读之。加之当今的出版市场鱼龙混杂,出版著作良莠不齐。民众有时很难甄别书籍内容的好坏,公共图书馆请专家和学者编撰经典阅读书目推荐给民众,为民众更好地阅读经典提供必要的指引,帮民众解决选择和鉴别经典的难题。在经典阅读书目推荐方面深圳图书馆给全国的图书馆做出了榜样。2014年,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深圳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联合策划推出“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共30种,既包含了中国的《老子》《论语》等经典古籍,也有外国的著名文学、科普作品,如《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昆虫记》等。此次活动旨在向广大读者推荐适合当今中国家庭阅读与收藏的经典著作,以文、史、哲经典图书为主,兼顾社会科学、科普读物。 4.2 组织读书会
读书会是国内外集中学习比较受民众欢迎的形式,它可以有效地激发民众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推动全民经典阅读风气的形成。读书会是指一群朋友根据事先确定的题目或议题,共同进行的有方法、有组织的学习[10]。欧美国家的读书会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其实践与运作模式和体制非常成熟,瑞典的“学习圈”已经有百年的历史,美国著名的奥普拉读书会(Oprah‟s Book Club),英国的朱迪读书会等等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品牌,成为民众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瑞典,几乎没有一个乡村没有读书会,“学习圈”已成为瑞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我国大陆地区,读书会活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虽然还不够普及,但现有的读书会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深圳读书会,南京图书馆的陶风读书会、广州图书馆“爱绘本;爱阅读”亲子读书会、凤凰网读书会等等,还有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种主题、各种群体的读书会。南京图书组织的陶风读书会组织形式活泼多样,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和不同经典作品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会形式。其宗旨是:阅读古代经典,了解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增进文化认同[11]。该活动在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曾获得第七届江苏读书节优秀活动项目称号。随着民间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进各种读书会的建设不啻为一个促进全民经典阅读的有效形式。
4.3 开办经典阅读导读讲座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经典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办各种经典导读的专题讲座,拉近经典与民众的距离,充分发挥导读讲座抛砖引玉的引领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经典的魅力从而爱上经典阅读。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自1978年开办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经典导读讲座,如“今天,我们真的读懂鲁迅了吗?”“和孙悟空一起品西游”“重新解读三国”。2009年,为重塑网络时代的经典魅力,“经典3.0”专题在上图首掀听讲狂潮:《诗经》《六祖坛经》《七侠五义》《三言》《孙子兵法》《战争与和平》,一连串的经典文学作品在上图讲座演讲者口中有了新的诠释,也因他们的注解使尘封已久的著作焕发出新的阅读生命。上图讲座与上海作家协会合作的《名家解读名著》系列讲座。该讲座每月邀请上海著名作家或文化名人解读一部经典文艺作品,吸引了大批忠实的读者。它不仅拓展了读者的阅读视野,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给埋头笔耕的作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热烈的互动让彼此的文化感知进一步升华。这样的解读方式对经典读物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推广[12]。 4.4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
诵读是中国古人最常用的方式,也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阅读方式,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当中。常见的经典诵读有比赛模式、培训汇演模式、文艺表演模式及其他[13]。
比赛模式如“浙江省未成年人经典诵读大赛”和“沪浙皖青少年读者经典诵读邀请赛”。这种比赛模式的经典诵读模式采取自上而下的统筹部署,能够覆盖活动地区的各个层次地区的未成年人,允许众多选手参与,这样的比赛由专门的诵读专家指导,集观赏性和竞技趣味于一身,参赛者在展示才华的同时也能相互切磋,提升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少部分拔尖的选手能够得到循序渐进的指导和训练,在层层选拔中被淘汰的选手的进步容易止于自己被淘汰的那场比赛。
培训汇演模式常见于各种专门培训班级,这样的培训班级活动丰富多样,能够对学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朗诵技巧并且能够对每位学员进行更多针对性的辅导。上海图书馆每个暑期都会开展“暑期少儿传统诗文诵读活动”,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为载体,动员社会民间师资力量对少儿进行指导。浙江省永康市图书馆也推出了自己的“经典阅读品牌系列”,并筹集《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送给民工子弟学校,并且组织家长及幼儿一起诵读并分享,定期进行汇演。这种培训汇演方式在读者参与深度、活动场次、经典著作的揭示方面优势明显,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家庭参与诵读活动,组织难度小但影响力大。
文艺表演模式如南京图书馆在2009年4月23日举办的大型诵读汇演“国学的天空——中华经典诵读汇演”。表演唱《三字经》、吟唱《诗经·关雎》、联唱《唐诗宋词》等多种形式揭示我国的传统著作,展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0年,湖北十堰市图书馆馆组织了以“诵读中华经典”,共享“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大型广场诗文诵读活动。2011年,该馆又组织以“诵读红色经典,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诵读活动,以配乐诵读的形式展示《红旗颂》《丰碑》《盛世中国》等12个经典节目,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文艺汇演模式能从多角度多形式展示经典著作和艺术的诵读形式,让参与者与观众感受经典诵读的魅力。但这种大型的文艺汇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开展[13]。 4.5 利用“微”平台与读者实现互动
微书评是基于微博平台的一种书评文体形式,与传统书评相比较而言,微书评写作风格分散、文字个性突出,以短小精悍见长,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具有流动传播、迷你传播、扁平化传播的互动性等特点[14]。微书评以其灵动的语言、简洁的文体,顺应网络时代移动终端阅读的时代需求而产生,并受到广泛青睐,成为公共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新方式。微书评是由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在阅读著作后有感而发写就得,更能获得大多数读者的信任,更能与其他读者产生共鸣,使阅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导读者阅读经典原著。初读者又会将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微博、微信、微书评网站等平台进行发布转发,从而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裂变式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而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举办了首届微书评有奖征集活动——“见微知著,评知己好书”。活动规定微书评字数为100字以上,140字以内,被评选为优秀微书评的作品将发表到图书馆网站优秀微书评栏目。同学们踊跃参加图书馆共搜集到1000多条优秀微书评作品,如一位同学为贾平凹《古炉》写的微书评:“叶落知秋,在文革的飓风中偏僻的小山村风雨飘摇,上演各色人性故事。亲切、温暖的山村烟火霎时字里行间脱离了人间烟火气犹如置身于怡然自醉异化世界中。《古炉》用笔古朴,语言平实意蕴深厚,炉火纯青,写出真实的人性……”此项活动促进了同学们读书评书的热潮,提升了他们阅读鉴赏能力,培养了他指点江山、纵论天下、挑战权威的胆识与勇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5]。
5 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经典阅读的创新策略
5.1 跟随“国学热”的回归潮,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经典阅读的一个重要阵地
从前几年的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到当前各种私塾的涌现,海外孔子学院的纷纷成立,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古诗词及四书五经。“国学热”大潮不仅澎湃了中国而且涌出了世界。公共图书馆应该以此为契机,在服务“国学热”的同时,让经典阅读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全民经典阅读的重要站点,不仅要提倡民众阅读社会科学的经典,而且要阅读自然科学的经典,唯有如此,方能让广大民众在培养陶冶人文情操的同时,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不仅全民经典阅读,而且全面经典阅读,在此基础上完善自我,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5.2 注重传统经典与现代数字阅读的完美结合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就曾指出: 要激发人们的经典阅读兴趣,特别是青少年的经典阅读兴趣,重要的是如何以新的技术和新的方式去展现和传播传统经典,使传统经典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阅读对象[16]。传统经典阅读和现在数字阅读在现代社会共生共存,只要社会做出正确的阅读引导,传统经典阅读和现代数字化阅读是可以实现优劣互补的。2011年广州市“„2011书香羊城‟微博书评大赛暨广州悦读论坛”的举办掀起了广州市全民经典阅读的狂潮,大赛收到12万多件参赛作品,网络点击量达到900多万,大赛受到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热爱[17]。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充分发挥现代数字阅读广受青少年喜爱和追捧和传统经典阅读的给人的精神引领和高尚情操培养的优势,在享受高科技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体验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5.3 加强创新以及共同发展,注重互惠互赢的合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与学校、各级政府、各种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倡导全民经典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界应进行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吸纳社会资源的支撑,挖潜出新,加强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模式,形成全民经典阅读的立体效应。上海图书馆讲座发展成为不仅是上海地区家喻户晓的名牌讲座,也是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的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就是得益于上海图书馆内部资源的挖潜出新,社会资源的广泛合作,以及推动资源辐射惠及周边,服务全国。上图讲座让积累的优质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18]。
5.4 注重培养青少年儿童的经典阅读兴趣
青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经典阅读在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青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记忆的黄金阶段,公共图书馆若能在课外时间倡导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文化著作,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典籍,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能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最强大最持久最富创造性的力量。青少年的经典阅读,负载着伟大的使命,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体制,倡导青少年经典阅读,教会学生经典阅读能力,是公共图书馆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 1 ] 徐讯.阅读之经典与经典之阅读:从北大清华开列的经典书目说起[J].公共图书馆,2010(1):72-77.
[ 2 ] 王利生.公共图书馆:精神文化生活的的“大餐”[EB/OL].[2014-07-18].http://www.teachercn.com/EduNews/News_Sp/2013-4/6/2013040619120120944.html. [ 3 ] 中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达3076个[EB/OL].[2014-07-
18].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3-08/14/content_1283228.htm.
[ 4 ] 李更成.以人为本理念下公共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6):120-123.
[ 5 ] 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J].学习月刊,2012(11):15-17. [ 6 ] 王余光.传统经典阅读的当今意义[J].中国图书评论,2004(6):4-7.
[ 7 ] 刘梦溪·回归经典:国学与经典阅读[J].出版参考(新阅读),2010(6):4-6. [ 8 ]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化阅读首次超半数[EB/OL].[2014-06-27].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4/21/c_1110340010.htm.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 9 ] 沈丽英,王彩霞.全民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20. [10] 余政峰.读书会的团体动力因素之研究[J/OL].[2000-01-18].http://www.Doc88.com/p-032714151957.html.
[11] 赵彦梅.公共图书馆开展读书会活动的探讨:以南京图书馆陶风读书会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3(1):79-81.
[12] 中国文明网.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城市教室”引领阅读[EB/OL].[2014-07-08].http://archive.wenming.cn/zt/2009-11/10/content_18187813.htm.
[13] 张玉书.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经典诵读案例探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3):35-38.
[14] 于艳波.论公共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新方式[J].晋图学刊,2014(2):35-38. [15] 王家莲.微书评在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应用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3(1):69-71.
[16] 程焕文.阅读多样化更能丰富经典阅读[EB/OL].[2014-07-07]http://roll.sohu.com/20111217/n329324423.sh- tml.
[17] 广州日报.微博书评让阅读不在寂寞[EB/OL].[2014-07-07].http://roll.sohu.com/20111217/n329324423.s- html.
[18] 拱佳蔚.合作创新 共同发展:上海图书馆讲座活动的资源整合与服务实践[J].图书馆杂志,2005(9):69-71.
陈 颖 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福建闽侯,350108。 (收稿日期:2014-08-14 编校:刘勇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